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人物 >> 对话“天鲲号”研发团队 >> 阅读

对话“天鲲号”研发团队

2017-12-06 08:46 作者:毛振华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郑雪婧
分享到: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又一“国之重器”诞生。2017年11月,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成功下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天鲲号”的诞生,是我国疏浚史上高新技术与重型装备制造融合的里程碑。近日,半月谈记者专访了“天鲲号”研发团队,请他们畅谈我国从疏浚大国到疏浚强国的角色转变,以及这一大国重器对我国大型装备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

自主创新的“试金石”

半月谈记者:作为中国装备研发建造能力的进一步升级,“天鲲号”的诞生背景是怎样的?

中交天津航道局副总工程师、“天鲲号”监造组组长王健:超大型挖泥船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础装备。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深水港天津港的开挖、长江航道的疏浚都离不开挖泥船,特别是重型绞吸船。

这些年,整个疏浚行业面对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土质坚硬、输送距离长、工况恶劣使得传统绞吸船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一些工程由于生态环境保护等原因,不得不转由重型绞吸船承担,例如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拓宽、远海岛礁建设等。

同时,很多疏浚工程要求的排距也越来越长,诸如曹妃甸围海造地和珠海横琴工程项目等,施工排距超过了13公里。为适应此类工程施工,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需要,建造拥有超强挖掘能力、更远输送能力以及适应特殊恶劣工况施工的重型自航绞吸船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况下,“天鲲号”应运而生。

半月谈记者:在“天鲲号”之前,国内疏浚船装备研发制造水平怎么样?

中交天津航道局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丁树友:我们一直是疏浚大国,但不是疏浚强国。上个世纪80年代前,中国疏浚行业主要装备几乎全靠进口。进入新世纪后,重大疏浚装备进口比例仍然占到八九成,根本原因就是关键技术吃不透、攻不下。

即便我们只想购买单个绞刀,国外也不单独销售,只能购买整艘挖泥船,费用大大提升。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要想由大到强,光靠买船、买装备怎么行?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建造“天鲲号”就是一块中国自主创新的“试金石”。

国之重器再添羽翼

半月谈记者:“水击三千里,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这是对于“天鲲”的诗意描述。具体来说,“天鲲号”实现了哪些技术进步?“天鲲号”到底牛在哪儿?

交通部全国水运工程建造大师顾明:“天鲲号”与国内以往挖泥船最大的不同,归根结底还是它突出的自主创新特征。它是首艘国内设计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从整船进口,到国外设计国内建造,再到国内自主设计建造,这些年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天鲲号”的诞生具有里程碑意义。

“天鲲号”给人最直观的感觉是体量巨大。全船长140米,型宽27.8米,型深9米,最大挖深35米,绞刀电机最大功率可达7500千瓦。这些数据决定了它是当之无愧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

丁树友:“天鲲号”的创新突破是全方位的。它搭载的挖掘系统功率亚洲第一,岩石、淤泥、黏土等不同土质均不在话下,通渠造岛一马平川。这是国内首艘采用全电力驱动的自航绞吸挖泥船,不但实现了功率最大限度有效利用、设备安全运转,更有助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

它安装了国内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智能集成控制系统。有了这个“大脑”,可以实时显示疏浚三维土质,推算潮位、管理能效,智能自动挖泥。大块头更有大智慧!

“天鲲号”监造组副组长冯长华:我和挖泥船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对“天鲲号”有特殊的感情,看着它就像守着自己的孩子。在“天鲲号”诞生过程中,团队需要不断面对全新技术难题的考验。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攻克了柔性钢桩台车定位系统技术难题,使整个船体在大波浪中能吸收冲击能量;应用了“三缆定位系统”技术创新,船舶可更好地抵御恶劣海况……这些创新使船在特殊海域能抗住九级风浪。

船舶设计大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708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费龙:“天鲲号”标志着我国已经能够自主设计建造新一代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实现了该船型关键技术的突破,大幅提升了我国疏浚业的核心竞争力。

再续“传奇” 描绘最美蓝图

半月谈记者:在“天鲲号”之前,“天鲸号”被誉为“造岛神器”早已声名远扬。从“天鲸”到“天鲲”,中国疏浚业的“绝代双骄”正在显示出什么样的威力?

顾明:“天鲸号”迈出了中国大型疏浚装备国产化的第一步,船上曾装备亚洲最强大的挖掘系统,技术先进性和结构复杂程度在世界同类船舶中位居前列。在执行吹填作业时,“天鲸号”能以每小时4500立方米的速度将海沙、海水的混合物排放到6000米外,每天吹填的海沙达十多万立方米。它每小时可挖掘的海底混合物,可以填满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半米深的坑,称之削岩如泥毫不夸张。自投入使用以来,在多个重点项目建设中显示出巨大威力,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远海岛礁施工中更是一战成名。

“天鲲号”距离建造完成投入使用还有一段时间,它是在“天鲸号”基础上自主设计能力的升级,其用途从“天鲸号”上就可窥见一二。

半月谈记者:作为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的最先进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这一国之重器,今后将扮演什么角色?

丁树友:如今,国之重器的接力棒从“天鲸号”交接到了“天鲲号”手中。中国疏浚业将向着自主创新发展的前路,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顾明:这些年,正是凭借包括“天鲸号”在内的一个个国产现代化疏浚装备,我国首条人工复式航道开挖,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深水港通航,国内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落成……

国产疏浚装备还借“一带一路”积极出海,远赴马来西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在海外擎起了中国疏浚的旗帜。今年6月,“中巴经济走廊”首批项目——巴基斯坦卡西姆发电厂港池与航道疏浚吹填工程正式完工。作为卡西姆港燃煤应急电站项目的配套工程,建成后将有助于缓解当地电力短缺现象,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半月谈记者 毛振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