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人物 >> 俞敏洪:将困难和失败看作生命的 >> 阅读

俞敏洪:将困难和失败看作生命的养料

2016-09-30 11:56 作者:杜园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郑雪婧
分享到:

 

活动启动仪式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作主题报告。

“目测台下有不少同学都是新生,因为你们的头发很短,该是刚军训完毕”,话没说完,台下学生们已经笑成了一片。仍是左手插裤兜,右手拿话筒的标志性动作,俞敏洪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他的演讲。这是他连续第十年,参与并支持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

“已经有好几十年了,我一直保持着6毫米到9毫米的短发。因为只用一分钟,头发就能洗好,我也不用去关注自己的发型怎么样,这样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做我想做的事情。”俞敏洪向大家诉说着自己的习惯,也传递着一个思想,“如今我常想,时间到底应该用在什么地方。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珍贵的东西,却被很多无聊的东西浪费掉了,以至于回过头来,感觉什么都没做成”。

时间比什么都重要

“我把我自己的时间分成两部分。”俞敏洪向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时间规划方法,“做让自己进步的事情,和做有意义的事情”。

他上个月刚刚去了以色列,去感受了这个诞生世界文化的地方,“我去了当地几户人家,发现他们门后第一堵墙都是书架,每家大概都有2000多本书。据统计,以色列人平均每年读65本书,而中国人是4.5本,其中还有4本是教科书和课外材料,真正读的书就是仅1本左右。”俞敏洪表示,读书习惯很重要,自己每年会坚持读100本书左右,来让自己进步。

除了读书,与一些有思想的朋友交往,出去行走,去从没去过的地方,也是他让自己进步的方式。

“像我这样的,都50岁了,还进步什么?折腾什么?”俞敏洪用调侃的语气说出一些人对他这些行为的看法。在他看来,年龄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天是怎么过的。“生命可能戛然而止,但只要活着的这一天愉快,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同样让不少人不理解的,俞敏洪在本月初卸任了新东方CEO,都以为他会去清闲享受,其实不然。为年轻人做创业孵化、为有困难的青年学者提供帮助……他还要做很多事情。

即将到来的10月,俞敏洪计划了一场自驾游。在这中间的一个重要目的地是四川凉山的一个县,那里的一所中学,每年500名高中生能考上大学的仅二三十人,几乎没有人能考入一本院校。“我去为这所学校安装最先进的直播设备,让新东方最优秀的老师为他们上课。这些贫困地区的人唯一的出路就是考上中国的好大学,才能回来为家乡服务。”他说,这就是他眼中的有意义的事。

人生中没有必要跟别人比较

“18岁进北大,开始了我人生最痛苦的阶段。”俞敏洪以自嘲的口吻向大家讲述了自己“憋屈”的过往。“我从农村考入城市,书基本没读过,学习跟不上,普通话说不好,体育、文艺类活动都不会。因为从小在江边长大,我唯一会的运动是游泳,却在第一次游泳课上因为‘狗刨’姿势而被同学们笑话”。

俞敏洪坦言,大一、大二是自己最郁闷的时期,也因为郁闷,大三得了一场重病,在医院整整住了一年,但他十分感谢这场病。“住院的一年中,我一个人想了很多。也让我学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人生中没有必要跟别人比较”。

出院后的俞敏洪,已经是另外一个状态。不再与人比较的他,大学生活也变得“潇洒”起来。“我在北大第一、二年,我想每门都考到八九十分,而那之后,除了主课程,我的标准降到了60分。压力是可以调节的”。

与人比较而产生的压抑甚至沮丧,其实正在不是少数的人身上上演着,俞敏洪用自己的例子,给大家上了一堂重要的人生课。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特的,你是为你自己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活,也靠你自己去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活。与众不同的生活没有高低,没有上下。懂得只关心自己的成长,而不去关注别人到底比我好还是比我差。”俞敏洪说。

将困难和失败看作生命的养料

通过不断地研究,俞敏洪深刻地发现,一个人最重要的成长基础只有两个阶段。第一个,是两三岁至10岁,奠定了性格、与人交往等基础,也是由父母决定的阶段;第二个,就是18岁到30岁,靠自己奠定基础的阶段。

这个阶段需要做什么准备?俞敏洪谈到,第一个就是“不与人比”的心态。第二个,是进步和努力的心态,“人最重要的是上进心,可以快一点,也可以慢一点,但是要行走在路上”。

俞敏洪认为,只要在“走”,新的视野、新的机会和新的生活方式就会来到。“只一个可能性才能往前走,就是你自己要想办法进步。而只要你想做事情,首先一定是失去,才有成功。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迎接失败的心态,要把所有的困难、失败和挫折,都看作生命的养料”。

“在这基础上,失败是土壤,但是土壤必须要有种子才能成长。”在俞敏洪看来,要把自己变成成长的种子,有了成长的种子,一切失败、痛苦也都会成为成功的养料。

俞敏洪将自己的成就都归源于失败:两次高考的失败成就了第三次北大的金榜题名;北大的一场大病让他对人生重新定位和重新开始;没能如愿到美国攻读博士有了做新东方20多年的精彩生活……

“人在不断地改变自己人生的方向,世界上不会有人一辈子就定好了一个目标。”俞敏洪认为,人的理想是由许许多多的小阶段性目标构建的,“我就想这三五年,我的智商、资源、时间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这也变成了拉动我前行的力量。”

在帮助青年成长的建议中,俞敏洪还提到要交一批好朋友,在与朋友聊天、交往中学到不同的东西,也收获了人脉。“还要行走世界,去了解社会。这都是30岁之前要做的”。

“心中有阳光,保持自动自发的生命力量。保持这样的进步心态,保持自己对生命的某种热情,让自己这颗成长的种子逐渐长成一棵别人欣赏、自己也欣赏的树。”俞敏洪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