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科技 >> 谁让“指挥神经”更灵敏? >> 阅读

谁让“指挥神经”更灵敏?

2017-07-31 08:43 作者:张强 乔学伟 张坤平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郑雪婧
分享到:

“同志们好!”“主席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30日上午,建军90周年阅兵式,我军最高统帅的亲切问候和受阅官兵的应答画面与声音,以及整场阅兵盛况,通过中部战区直属信息保障部队提供的指挥手段、光缆线路、音频和互联网路由等,清晰地传遍了全世界。

朱日和地区风沙猛、雷雨急、天气变化快、昼夜温差大。阅兵的“指挥神经”缘何还能保证如此灵敏?

“以往阅兵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无论是空间环境、设备安装还是机位站位、线路布设都有方案可参考、都有基础可依托,而这次沙场阅兵,现场完全处于零基础的状态,无电力供应、无光缆基础、无信息通联,一切建设都需要从零开始。”中部战区联合参谋部某局局长田桂民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过去阅兵信息保障,比如拾音扩音、视频转播等保障,都由军地相关部门、专业技术力量共同完成,无论是装备器材还是技术经验都更加专业、更加先进,而此次沙场阅兵的特殊性,所有信息系统基础建设和保障工作,均由信息保障部队负责完成。

信息保障稍有闪失就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必须充分考虑各种野战情况,确保万无一失。

面对新环境、新任务、新挑战,中部战区第一时间抽组了包括曾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某测绘导航队总工程师温立新和“全国三八红旗手”、某部总工程师尹璐在内的上百名技术骨干组成信息保障部队,专业领域涵盖了信息通信、频谱管理、测绘导航、气象保障等10余个领域。

恶劣的气候,对信息设备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官兵充分利用野战信息系统,展开各项信息系统建设。他们区分不同专业力量编成数十个小组,勘察现地环境,制定方案计划,组织技术攻关,现地进行技术创新50余项,所有设施设备全部按照野战化标准建设,全部进行防风、防沙、防雨、防晒、防雷处理,确保信息系统运行稳定。

阅兵信息保障,创新随处可见——

中部战区联合参谋部某局副局长徐建平组织部队因地制宜,创新设置了迷彩音柱,创新解决了音响扩音、视频采集设备集成难的问题。

二级军士长王作红,带领电源小组刻苦攻坚,以多层接地、联合接地方式,有效解决了因草原地区地阻过大导致设备接地效果不佳的问题。

某保障队构建了野外高清大屏幕显示、阅兵模拟推演、部队态势实时显示等信息系统,建立了军地联合无线电管制、联合气象预测等机制,确保了信息保障精准高效。

……

记者了解到,信息保障部队在最短时间内新敷设数十公里野战光缆环网、建设数十个音柱、架设数十个视频采集点位,建起通联各军兵种和所有受阅部队的指挥通信系统,实时融合各类态势信息,配套北斗标准时等信息系统,配备大功率野战电力供应系统,全面采用最新最先进技术手段,让高昂洪亮的问答声、憾人心扉的战车轰鸣声,从这里传向世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