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科技 >> 人工智能,未来已来 >> 阅读

人工智能,未来已来

2017-04-11 10:54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王静
分享到:

 

人工智能,未来已来

——惊奇并忐忑:走近人工智能时代(之一)

一则虚拟未来的小故事

今天是2027年4月9日,永远20摄氏度的模拟阳光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机器人管家根据你此刻的身体状态准备了高蛋白低糖的饮食。

你一边坐着无人驾驶汽车去公司,一边利用语音助手处理昨晚的邮件。

你今天要远程完成3个手术,而你的助手外科手术机器人已经在全世界多地做好了前期的准备。

你收拾东西无意打开尘封的抽屉,发现了一本10年前的《半月谈》。翻开内页,赫然看到专题文章:《人工智能,未来已来》。

从幻想到现实,一次亮相预示“新IT”时代来临

从前面虚拟现实情境回到现实世界。

2017年1月,一个名叫Master的AI横扫了世界围棋界。地平线机器人公司创始人余凯在去机场路上给半月谈记者发来一条微信:“Master只会是AlphaGo的升级版,绝无可能是其他AI。没有其他AI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大规模的数据计算和积累。”

当天晚上,Master在网络平台上承认,“我就是AlphaGo”。

AlphaGo的胜利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它第一次让人类看到人工智能所可能取得的伟大成就。专家认为,更多资源和关注的投入,将使得智能革命加速到来。“AlphaGo采取的技术如增强学习,都会更快被应用到其他需要决策的领域,比如自动驾驶等。”余凯说。

到2016年,人工智能的概念正好提出了60年。当年在达特茅斯学院,10位科学家提出了这个概念。其中最后离世的科学家明斯基,在2016年初离开人世。《智能时代》作者吴军认为,这或许标志着人类在AI领域第一阶段的努力落下帷幕,AI进入了2.0时代,“新IT” (Intelligent Technology)智能技术正取代信息技术成为当前技术舞台主角。

上世纪50年代末,人工智能理论初步形成后,曾引发一系列乐观情绪和全球热潮。但由于技术、算法、数据都未能形成突破性进展,AI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热潮一落千丈。

此轮AI的火热,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归功于三点:一是海量的数据提供了燃料;二是运算力的提升让原本巨量的运算量变成可能;三是深度学习算法突破了人工智能算法的瓶颈。其中,尤以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最让人振奋。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以电脑模拟人脑。人脑通过神经元处理信息,所谓深度学习,即搭建多层的人工神经网络,然后输入大数据进行训练、学习,使AI可以模拟人脑处理信息。近年来,深度学习领域的突破可使AI在一些关键能力上媲美甚至赶超人类,但距离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即更稳健、更具解释性以及更具通用性的技术的出现,还很远。

研究人员仍面临着各种问题:缺乏足够的数据来训练深度学习系统——你必须先有巨量的数据,才有可能训练出一个AI;无法制造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人工智能——你难以让一个AI一边唱歌,一边玩游戏,一边还要分辨图像;不知道如何让一些系统运转起来——你无法判断为何输入A会输出B……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说,围棋是“完备信息”问题,也就是说决策时所有的信息都是可见的,对于有规则可循的运算,机器比人强是正常的。一切规则清晰的游戏,计算机永远都要赢过人类。但哪怕是规则稍作改变,情况就大不一样。

2016年12月29日,在《人机大战》全国项目征集会武汉站现场,一名项目团队负责人在介绍项目 金立旺摄

从跟跑到领跑,这一次中国从0.1出发

1984年出生的戴文渊曾是计算机界奥林匹克竞赛ACM的全球冠军。200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大三的他,因为在外参加比赛没法进行专业选择。“等我回来的时候,大家都选完了,只剩下冷门的人工智能没有人选,大家都觉得没人能搞得成。”

十余年过去,低速的无人驾驶车上了路,医疗、家居、驾驶、金融,几乎各行各业都用上了人工智能,机器已经替代了30%的人工客服。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近期的一份报告对全球800多种职业所涵盖的2000多项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后发现,全球约50%的工作内容可以通过改进现有技术实现自动化。

戴文渊也走上了AI创业之路,他成立的公司第四范式,致力于为不同行业量身打造定制化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以前无论是PC还是互联网技术,0~1是美国在做,1~N各国一起来;在AI领域,美国的骄傲只剩下0~0.1,中国从0.1出发。”智能驾驶公司驭势科技创始人吴甘沙对半月谈记者说,中国有大量擅长运用AI的科技公司,跳出AI找到行业结合点,或许它们有的会被收购,但一定会有公司自成一派,独立发展,形成很强的竞争力。

更何况,中国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具有他国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自身掌握的海量数据。麦肯锡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美国与中国是当今世界人工智能研发领域的领头羊。得益于大量的搜索数据和丰富的产品线,中国一些互联网企业走在了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和语音识别等技术的前沿。

2017年3月2日,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北京揭牌。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称其为“人工智能国家队”。未来,实验室将搭建深度学习、听觉和视觉感知、生物特征识别、新型人机交互、标准化服务及知识产权等七大研发平台。

据人工智能传播平台新智元的统计,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数量约在200~250家,大部分创建于2010年后。王飞跃说,在中国,人工智能可能出现三个增长极:社会制造领域的智能机器人、物流领域的智能车辆和社会服务领域的智能服务。

从稀缺到普惠,未来AI基础设施无处不在

中国工程院院刊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分刊《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2017年第1期刊载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人工智能2.0)”专题。7篇综述类论文分别由潘云鹤、李未、高文、郑南宁、吴澄、李伯虎、陈纯等院士和专家学者撰稿。

论文对人工智能2.0中所涉及的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和自主智能等进行了深度阐述,并指出:“下一代人工智能(AI 2.0)将改变计算本身,将大数据转变为知识,以支持人类社会更好决策。”

人工智能改变了网页搜索、广告、电子商务、金融、物流、媒体等行业的运行方式,未来它将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深度学习技术则直接变革了人工智能研究,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都将实现巨大突破。

AI未来到底会怎么样?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看来,3到5年之内,以语音为主、键盘触摸为辅的人机交互时代就将到来;5到10年人工智能一定会像水和电一样进入每一个行业,深刻改变我们的世界。

王飞跃则畅想,未来5年,许多知识性工作将逐渐被以AI技术为主导的知识自动化流程替代。未来10年,人工智能将助力智能制造、智能城市、智能产业的兴起,使我们真正进入一个智能的时代。人们不是失业,而是有了更多更好的工种可以选择。不是“机器换人”,而是“机器扩人”“机器化人”。智能机将产生更多的工作,就像计算机曾经做到的一样。

吴甘沙笃信,无人驾驶车5年内将走入量产;10年内,无人驾驶车和人自主驾驶的车辆分车道行驶,出租车无人化。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徐晓兰认为,人工智能将推动人类进入智能社会。“智能经济、智能生活、智能治理等,加总构成智能社会的全景图。智能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出现的高级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半月谈记者 周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