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科技 >> 重塑科学家精神:挺起创新型国家 >> 阅读

重塑科学家精神:挺起创新型国家的脊梁

2016-06-07 11:02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原碧霞
分享到:

编者按:最近,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的事迹引发社会热议。他潜心科研,10年未发表论文,10年固守副教授待遇,最终突破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一飞冲天”。人们在韩春雨身上,看到的是心无旁骛、执著探求科学真知的科学家精神。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如今,中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经济正在爬坡转型,对创新动力的渴求前所未有。而创新动力核心的科技进步,主要依靠科学家群体的努力,依靠科学家精神的弘扬。我们需要更多的韩春雨式的科学家,时代呼唤科学家精神!

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走向深入,科学家群体的创新能力、科学家精神的弘扬越来越引起国家高度重视。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他特别强调指出,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发扬我国科技界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优良传统,勇担重任,勇攀高峰,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二是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三是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四是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五是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显然,随着这些重要部署的落实到位,科学家群体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科学家精神的弘扬将成为新的时代风向标。

那么,科学家精神的具体内涵都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重塑、弘扬科学家精神?带着这些时代命题,半月谈记者走近科学界的院士、专家以及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倾听他们的人生故事、理想追求,并从中寻找答案。

四位院士心中的科学家精神

——重塑科学家精神:挺起创新型国家的脊梁

半月谈记者 张漫子

带着什么是科学家精神的问题,半月谈记者走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薛其坤,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学家钱易,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金涌,以及结合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梁思礼的人生故事与观点,探寻这一答案。

——追求真理

受访专家认为,科学家精神的内核首先在于“求真”,即对真理的追求,对待科学严谨的态度,以及敢于怀疑的态度。

“科学就是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不管是做科研、做教授,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把工夫用足。”薛其坤认为,科学发现没有第二,需要争分夺秒,没有退路。

通往真相的路,得自己寻找。为寻找一种由原子铺成、厚度仅为一根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的“薄膜材料”,从2008年起,薛其坤及其团队进行了上千次试验。

开始,他们沿国际上技术路线进行尝试,总是失败。渐渐地,他们探索用不同元素和结构来生长材料。1000个样品,一次次生长、测量,一次次不顺利、调整,再生长、再测量……终于,历时4年攻关,薛其坤率领团队终于找到一种叫做“磁性拓扑绝缘体薄膜”的特殊材料,并利用它在实验中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钱易是一位执著于真理的环境学家。2005年,围绕怒江水电开发该不该上的问题,国家环保总局邀请钱易等36位专家展开讨论。会上,有关部门一位官员强调:“环境保护固然重要,但毕竟发展是硬道理啊!”钱易没有沉默,她反问道:“难道环境保护是软道理吗?不能一讲经济开发,环境保护就得让步。不能为了搞工程就修改保护区的规划,甚至把保护区的核心区挪地方,这是违法的!”

在浮躁的社会风气影响下,科学界也有很多与求真背离的现象,如学术成果剽窃抄袭、数据造假等,令钱易忧虑不已,“不要虚假要真实,对人真、对事真,不能丢掉做人的本分”。

——济世情怀

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特别宝贵的,在于他们牢记于心的时代使命、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梁思礼中学后赴美国留学。怀揣着“工业救国”的理想,1949年拿到辛辛那提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的他,放弃著名无线电公司伸出的橄榄枝,回到祖国,在没有资料、仪器、设备的一穷二白中开拓,为导弹事业奉献67年,创造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诸多首次。

将满80岁的钱易如今依旧关注着中国的生态问题。从事环境研究60余载的她,以水污染的防治为己任。在她看来,这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更是科学家的使命,每个公民的责任。

——坚韧、执著

坚韧,意味着坚毅勤勉,面对挫折的重重考验而不放弃;执著,意味着对科学的专注、忘我。在颇具建树的科学家眼中,数十年如一日的坚韧、执著是重大科研成果产出的必要条件。

“就我了解,全世界从事实验物理研究并取得重要成就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坚持、刻苦的。”薛其坤说。

几乎所有认识薛其坤院士的人都知道他“7-11”的生活轨迹:早上7点进实验室,晚上11点才离开,数十年如一日。

在薛其坤看来,他最缺少的就是时间。“每天8个小时分析实验数据、看实验结果,你会忘记时间的存在。”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科研的事,也是如此。尤其是行业内研究才刚刚起步的阶段,面对无尽的挫折,老一辈科学家想到的不是放弃,而是一门心思做到底。

1956年10月,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但很快,1962年的“东风二号”导弹发射试验,令踌躇满志的梁思礼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这枚导弹发射后不久,便摇摇晃晃,跌落在距发射点300米的地方。望着炸出来的大坑,在场的航天人流下绝望的泪水,“我们真的不成吗?”梁思礼却一言不发。后来回忆起这一幕,他说:“我从来不觉得会不行、得收摊了。在我的思想里,就应该做下去,必须做下去,做不下去也要做下去。”

对于白手起家的中国航天领域,自第一次试射起,一个又一个十年,无数次的失败,在梁思礼身边人看来,他与导弹的一次次交锋简直可以写本“失败者之书”。他却不这么认为。“人要想成事,须得有遇事能断的智慧,一不忧成败,二不忧得失。就是要做下去,没有理由。”

正因为历经无数次失败,才有了梁思礼开创的航天可靠性工程学。后来,他参与了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的研制工作,并创造了16次发射全部成功的纪录。

——兴趣与好奇心

“做研究就像上山摘樱桃。你假设山上有樱桃,但并不意味着实际上真有樱桃。上山的过程中,每一步会经历什么,你能发现什么,完全是不确定的。”薛其坤给半月谈记者打了个比方。他说,有时候阶段性的发现很奇妙,就像读侦探小说,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结局是什么,它会吸引你不停走下去。

“做了研究你就知道,一进入实验里面,就会着迷,每天都愿意泡在实验室,全神贯注找答案。不积累到一定时间,根本出不来什么结果。”金涌认为,好奇心是从事科研的原动力。真正抱着一颗好奇心,对研究对象充满兴趣的人,更有可能接近事实真相。

有了兴趣、有了对事物的好奇心,才可能产生创造力。在金涌看来,创造力不同于瞎想、空想,因为它有目的性、实践性。创造力要求不能因循守旧,必须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

受访院士们认为,科研无疑需要忍耐寂寞和抵御诱惑。一方面是科学前沿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极大的名利诱惑。数十年的研究生涯,单纯为坚持而坚持是很困难的,这需要科学家具有足够的责任担当、对研究课题抱有相当的兴趣和好奇心,坚持不懈、专注执著。

让科学家精神照亮创新型国家之路

——重塑科学家精神:挺起创新型国家的脊梁

半月谈记者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有了时间表,时代呼唤重塑科学家精神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在5月30日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提出了一张令人振奋的时间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二是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三是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四是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五是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科研创新的环境将大为改善,科研工作者将获得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而对于担任科研创新主力军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群体,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殷切期望:“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发扬我国科技界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优良传统,勇担重任,勇攀高峰,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总书记指出的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正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所在。可以说,发扬科学家精神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很多科学研究要着眼长远,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也让社会各界深思,如何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为科学家们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创造我国科技创新的美好明天。

松绑、服务,为科学家提供自由飞翔的空间

“不少科学工作者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忙着对付各种检查和写项目申请书,有的申请书要写一两百页。做科研与搞工程是不一样的,不能把科学家都变成会计、律师。科学研究要有创新,很多时候科学探索是未知的,无法把今后的任务都像工程计划一样制定出来。”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告诉半月谈记者。

他说,目前社会对科学家总体来说是宽容的,科学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行政管理机构效率低下,浪费科学家时间的事情太多了。“要给科学家自由的时间,不要总是去打扰他们。”搞科研需要有连贯性,引力波就是十年磨一剑的典型例子。不要给科学家其他的负担,如果有太多时间花在申请经费上,怎么可能出大成果呢?

“科学家需要自由的环境。即便科学家揭示的真相并不让人舒服,也要接受。科学家的思想如果受到限制,或者刻意迎合某些意愿朝某个方向发展,就不可能成为真正优秀的科学家,而我国现在正缺少这样的氛围和环境。”江苏省科协秘书长周景山表示。

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志峰认为,要加强不同政策、制度之间的协调,考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特点,予以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支持。充分考虑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科研人员的特点,为有能力、有条件的研究人员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对于科研人员的担忧,习近平总书记5月30日的重要讲话已经作出了有力的回答:“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优势。”

松绑、服务的双管齐下,将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

我国目前的科研投入、科研条件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府、研究机构相比并不差,但研究成果及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并不理想。

山西大学物理学教授张云波认为,阻碍科学家精神发挥的根本原因是科研评价机制太过功利化。

一位教育部门管理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目前的机制不利于鼓励科学家淡泊名利干工作,其实质是一种功利性考核。“高校排名的标准是论文、项目、获奖、专利。”

他举了个例子,有位副教授潜心研究3年,科研没出成果。到了第4年,该评教授时,他发现没东西,只好花费1年时间突击发表多篇论文,评上教授之后,又回头继续搞之前放下的科研项目,但是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时机。

相关受访者表示,功利化的评价体制起到的导向作用,伤害了广大科学工作者的权益和尊严,消减了该有的激励作用。“一些奖项要看关系,看包装力度,评价成功的标准不是看有多少科学发现,而是看是不是院士、校长,有多少亿元的项目。”

张云波认为,要重新塑造科学家精神,激发科学家们的创造力,必须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陈小平亦有同感。他说,当前国内科技评价体系,尤其是面向高校的科研工作者评价时,主要是论文导向。没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似乎就代表水平不够。这种评价体系需要调整与完善,否则就会导致科研一味追寻那些容易出成果的课题。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袁志明认为,要倡导绩效优先的激励制度,但不能把绝对绩效与收入直接挂钩,要建立更合理的人员工资体系,不将绩效过于功利化,否则导致科学家只以绩效为驱动来做科研。

“做科研之人,需要静下心来,减少不必要的社会事务,心无旁骛搞科研。”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表示。

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罗教讲认为,重塑科学家精神,需要社会减少对科学创新的急功近利心态,在追求科研成果数量的同时,更要追求其质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推行第三方评价,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拓展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评价渠道。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优化结构、减少数量、提高质量,逐步由申报制改为提名制,强化对人的激励。

保障有力,让科学工作者无后顾之忧

一些受访者认为,发扬科学家精神首先要保障科学家基本生活需求,尤其让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没有后顾之忧。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科技开发处处长姜东建议,应该提高科学工作者的待遇,让他们生活有保障,工作有荣誉感,杜绝“科研人员穷、没有权力和地位”的社会标签。

“除了生活方面的保障,一些必要的科研经费也要及时跟上。”暗物质卫星有效载荷结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胡一鸣说,在基层科研单位,想完成一个心愿并不容易。例如,紫金山天文台一名研究员多年前就提出要研制观测太阳的卫星,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经费而没能实现这个愿望。现在,国外已有多颗太阳观测卫星,但作为航天大国的中国至今都还没有专门观测太阳的卫星,令人尴尬。

对于科研人员最为关心的经费问题,在5月30日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大长期稳定支持力度,到2020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他还指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进科技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在选人用人、成果处置、薪酬分配等方面,给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科研更大自主权。让科研人员少一些羁绊束缚和杂事干扰,多一些时间去自由探索。完善保障和激励创新的分配机制,提高间接费用和人头费用比例,推进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

6月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措施,包括:一是简化中央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将直接费用中多数科目预算调剂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二是大幅提高人员费比例。三是差旅会议管理不简单比照机关和公务员。四是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五是合理扩大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基建项目自主权。可以想见,这些“含金量”十足的重大举措,将更大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

科学家们也要抓住时代的机遇

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如今,一个可以让科学家充分发挥能量的时代已经到来。过去一年的科技成就让人欣喜:国产大飞机总装下线,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升空,万米级无人潜水器海试归来……更有屠呦呦捧获诺奖,中国科学研究赢得世界尊重。同时,也不能忽视一些戳中“痛点”的批评:成果数量多但总体质量不高;基础研究突破少,鲜有引领性研究,更提不出原创性科学思想。

从基础科学的突破,到高端技术的研发,从科学成果的转化,到创新创业的兴起,中国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同时也要看到,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

正视追问,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源头。科学作为一种创造性的人类活动,其核心在于思维方式、理念方法。在《形而上学》中,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经验、技艺和科学做了区分。他认为,经验是关于个别事物的知识,技艺是关于普遍事物的知识。技艺高于经验,但还不是最高的“知”,科学才是最高的“知”。因为它不是以消磨时间、获得利益为目的——追求科学就是求知本身,而不为其他目的。

我们如今身处物质丰富、科技昌明的时代,和以往相比,我们应当更有条件来探索世界,追求科学,获得最高的“知”。

面对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科学界责无旁贷。期待科学家们共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30日讲话中的号召:让我们扬起13亿多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憧憬的风帆,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让中国这艘航船,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进,向着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参与采写记者:刘菁 孙亮全 沈洋 张紫赟 喻菲 李伟 刘巍巍 谢樱 胡喆朱文辰)(策划、编辑:王永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