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时政聚焦 >> 贵阳政法大数据助推刑事诉讼制度 >> 阅读

贵阳政法大数据助推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2017-08-14 09:28 作者:胡星 汪军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郑雪婧
分享到: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2017年以来,贵阳市在刑事诉讼领域,针对公、检、法相互制约不足、案件“带病流转”等“痛点”,运用大数据推动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在全国首次打通了公、检、法网络壁垒,促进“以侦查为中心”向“以审判为中心”转变,抓人破案向证据定案转变、制度约束向数据监督转变。

在长期的执法司法实践中,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3个环节时常存在“配合有余、制约不足”情况,特别是在刑事诉讼领域,证据不统一等“痛点”影响司法公正。

贵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庞鸿说,针对这些“痛点”,贵阳市探索将大数据引入司法体制改革,以统一的“证据指引”作为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建设贵阳政法大数据共享应用平台办案协同系统,以科技创新倒逼改革。

——制定“证据指引”,统一公、检、法证据“标尺”。对贵阳市近3年来故意伤害、抢劫、杀人、盗窃、毒品、网络诈骗等6类案件中,因证据瑕疵造成的不捕、不诉、退侦、发回重审、改判、轻判或无罪判决的案件进行大数据分析,从中确定易错环节、易漏证据,制定了统一适用的300余条批准逮捕和移送审查起诉“证据指引”,确保以同一标准办案。

——构建证据数学模型,变案件“人工审查”为“智能审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6类案件的“证据指引”嵌入贵阳政法大数据办案系统中,对公安局向检察院提起批捕和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证据,以及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证据进行“智能审查”,自动阻止证据有缺项的案件进入下一办案环节。这将倒逼侦查机关以审判为中心办案收集证据,同时让检察官和法官从基础证据审查中解脱出来,更多关注案件的关键证据。

——搭建大数据共享应用平台,实现政法数据互通。搭建贵阳政法专网,实现公、检、法网络系统互联互通,按照统一的数据规格和交换标准,将数据推送到共享数据池,变政法各家“条数据”为“块数据”。

贵阳市花溪区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王炼日前办理一起团伙盗窃案件,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后通过贵阳政法大数据办案系统向检察院推送,却被系统识别为“缺失锁定犯罪嫌疑人的材料”自动退回。

王炼说,以前抓到犯罪嫌疑人就算大功告成,如何“锁定”则不太在意。新的大数据系统,逼着自己按照“证据指引”办案,“虽然觉得工作量增大,但是办案效率提高了”。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李志强告诉半月谈记者,类似“锁定犯罪嫌疑人的材料”等证据,一线办案人员容易忽视,但对于证明案件前后关联很重要。大数据系统自动退回瑕疵案件,提升了办案质量,杜绝了“人情案”“关系案”。

据统计,贵阳政法大数据办案系统运行半年以来,共办理刑事案件275起341人,其中只有2.3%因证据不足退回补充侦查,实现因证据不足作出无罪判决的案件“零发生”。

贵阳市公安局花溪分局局长胡文院说,改革对民警来说是“证据意识的革命”。系统刚启用时,不少案件不能一次性通过证据数学模型的“智能审查”,办案民警压力巨大。

“‘阵痛’是难免的。”胡文院说,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当头炮”就是树立规范的证据意识。对此,民警经历了从抗拒、害怕、接受到欢迎的转变,现在70%的案件能一次性过关。王炼说,一线民警如今几乎人手一本“证据指引”,办案时照单“抓药”获取证据。

不仅如此,在案多人少情况下,借力大数据系统还能提高办案效率。贵阳市花溪区检察院检察官宋丽丽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移送检察院的案件,不必再审查证据是否充分,案件批捕环节用时明显下降,起诉环节用时更从44.2天下降到18天。( 半月谈记者 胡星 汪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