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军事 >> 维护和平,中国蓝盔有实力 >> 阅读

维护和平,中国蓝盔有实力

2017-08-15 09:14 作者: 张晓祺 庞清杰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孔德明
分享到:

踏上黎巴嫩的土地,我们竟有些“恍惚”了——这里分明就是地中海畔一处美丽的度假胜地,又怎会成为外界眼中的“中东火药桶”?

然而,随着汽车从贝鲁特机场一路向南行驶,车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致,逐渐让黎巴嫩的面孔清晰起来——

蔚蓝的地中海沿岸,印有政治人物头像的宣传牌随处可见,红白相间的黎政府军关卡沿路设置,被11年前黎以战争摧残过的房屋依稀可见……

是的,这里就是黎巴嫩。这里是美丽的,但眼前的美丽却是脆弱的。

“看上去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中国第16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指挥长黄云在途中告诉我们,黎巴嫩境内党派林立、冲突不断,活跃着10余支宗教力量,交织着东西方多元文化,社会环境非常复杂。

我们来到中国维和部队营区的两天时间里,不时听到附近村庄传来阵阵枪声。黄云解释说,这是真主党正在为在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战死的成员举行悼念活动,“在这里听到枪声不是什么稀罕事,高兴了就朝天鸣枪,不高兴也要开两枪”。

抵达中国维和部队营区的第二天,我们随多功能分队扫雷组官兵,赴“蓝线”执行安全通道维护任务。

出发前,我们被告知不能携带摄影器材,因为以色列方面对此比较敏感。在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任务将于8月31日到期的背景下,“蓝线”局势在微妙中保持着脆弱的平衡。

“蓝线”是联合国为促成黎以和平,在两国边境划定的一条长约121公里的临时分界线。架设在崇山峻岭间的一个个“蓝桶”,成为标注黎以关系的“和平坐标”。

然而,“蓝线”附近,却是埋藏着数十万枚地雷的“死亡地带”。这里,有“地雷微缩博物馆”之称,是全世界埋藏地雷种类、数量最多的区域之一。而中国维和工兵在黎巴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架设“蓝桶”开辟安全通道。

扫雷排爆,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过去的11年间,中国维和官兵累计发现、排除地雷近万枚,创造了扫雷“数量最多、速度最快”和“零伤亡、零事故”的优异成绩。“中国式排雷”成为联黎部队高效安全作业的代名词。

多功能工兵分队扫雷一组组长李文斌告诉我们,通道通常宽约两米,距离因地形各异,短则数百米,长则一两千米。在“蓝线”附近,我们看到通道两侧密密麻麻的铁丝网上,到处悬挂着带有骷髅头字样的警示标示,同行的维和官兵提醒我们,铁丝网后面埋着地雷。

“扫雷就像考古一样,要一点点地挖、一寸寸地进,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步步惊险。”李文斌说,比如说剪草,要一根根地剪,而且每次剪的长度不超过20厘米,一直剪到距离地面5厘米。

维护和平,中国维和军人有耐心。扫雷监督员杨剑已是第4次来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2010年在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时,作为扫雷组组长的他,把8个月的时间全都用在开辟一条安全通道上,确保了通道上每一寸土地的绝对安全。

维护和平,中国维和军人有实力。同样是第4次执行维和任务的扫雷三组组长王万兵告诉我们,开辟通道,友军一天只能前进20厘米,中国维和官兵最快一天能前进20米。联合国扫雷行动处官员甚至跟他打趣:“你们中国人要慢一点扫雷,再快我就失业了。”

中国蓝盔正是凭着这样的专业素养和血性胆气,在黎以边境铺就了一条条和平大道。

在多功能工兵分队营区一面墙上,这样两句标语令人心生感慨——你迈出的每一个步伐都事关生死;你走过的每一个足迹都描绘安宁。

诚然,黎以矛盾很深;诚然,这里距离真正的和平还很遥远。但是,再远的路,只要一步步走下去,也终能抵达终点。

中国蓝盔为和平而来。为了和平,中国军人的步伐永远坚定;为了和平,中国军人的足迹永远坚实。

(本报黎巴嫩贝鲁特8月14日电)

图1:8月14日,中国第16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组织官兵开展扫雷训练。

图2:中国第16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营区内的“蓝桶”模型。“蓝线”是联合国为促成黎以和平,在两国边境划定的一条长约121公里的临时分界线。架设在崇山峻岭间的“蓝桶”,是标注黎以边境的“和平坐标”。

本报记者 张晓祺摄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