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军事 >> 捍卫祖国天疆固若金汤 >> 阅读

捍卫祖国天疆固若金汤

2016-07-25 11:13 作者:闫嘉琪 赵金龙 梁景创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编辑:xuyanru
分享到:

捍卫祖国天疆固若金汤

 ——记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

“作为军人,必须有一颗忧患的心。”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如是说。

2010年1月11日,西北大漠,呼啸而出的拦截导弹刺向天空,几分钟后,地面指挥屏上一片标志性的亮光闪起,拦截导弹成功击中靶弹,我国首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获得成功。一向沉稳的陈德明激动地跳了起来,挥舞着双拳。

这一天,石破天惊,寄托几代国人夙愿、经历数次起落的“大国之盾”终于铸就。亲身设计和参与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的陈德明回归平静,回到办公室望着墙壁上的世界地图,又在思考如何打赢下一场科研硬仗……

“就算豁出命来,也要干成反导这件大事”

“反导是战略防御的坚盾,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与没有反导系统是完全不同的。”基地政委夏晓鹏告诉记者。

早在1963年12月,毛泽东在听取战略武器问题汇报时说,原子弹、导弹,如论如何也不会比别人搞的多,同时,我们又是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因此除搞攻击性武器外,还要搞些防御武器。

上世纪60年代,我国启动了某项重大工程,并初步确立了包括反导拦截弹在内的攻关目标。

海湾战争中,美军 “爱国者”导弹将伊拉克军队寄予厚望的“飞毛腿”导弹截杀于高空,引发全球关注。

作为“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者,陈德明时刻紧盯世界军事科技前沿。他敏锐地意识到反导试验的极端重要性,并开始带领团队自主开展了多项相关课题研究。

本世纪之初,我国正式启动反导技术验证试验项目,抢占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

由于陈德明及其团队超前的研究,基地历史性地肩负起反导靶场试验任务,陈德明受聘牵头攻关相关试验技术。

当时,上级明确要求,首次试验要“务期必成”。

陈德明所在的基地历史厚重,虽然地处西北大漠,自然环境恶劣,却是“两弹一星”精神高地。我国一枚枚尖端导弹武器在这里进行发射试验,捍卫祖国天疆固若金汤。

陈德明经常讲:“战争不是会不会爆发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爆发的问题,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在战争爆发之前为国家拿出‘撒手锏’武器。”

彼时,与世界强国相比,我国反导领域很多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还存在不小差距。陈德明对团队成员说:“我们要像老一辈搞‘两弹一星’那样,就算豁出命来,也要实现技术跨越,干成反导这件维护和平的大事!”

近千个日日夜夜,连续多个波次不知疲倦地攻关,陈德明带领团队拟制了上百份试验文书,一举突破3项核心关键技术,闯出了一条中国反导靶场建设之路。

2010年1月,首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临射前7天,突然发生指令系统不连续接收信号的问题,靶场原本就很紧张的气氛骤然加剧。虽然故障很快排除,但大家心里仍不踏实,在连夜召开的专家组紧急会议上,陈德明严谨而满怀信心地郑重表态:“依据前期大量分析验证数据,我敢保证,绝对没问题!”

1月11日,导弹试验如期举行,并一举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反导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首次反导试验圆满成功后,中央军委给陈德明记了一等功。面对厚褒重奖,陈德明顾不上自喜,继续醉心于专研、演算,保持着科技人员冲锋的姿态。他说:“反导试验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大国都在加速发展。如果我们的技术稍有停滞,国家就会没有地位,就没有打赢的本钱。”

“必须始终保持创新的激情”

“大漠荒凉,但不能荒芜了人生!”陈德明永远记着初到基地时老专家杜之明的教诲。

26年,在导弹武器试验的岗位上,他观望着未来战场,心系打赢,无畏前行,大胆创新。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每次导弹飞行试验智能验证一个目标,一个型号的导弹需要多批次试验,周期长,投入大。

刚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没几年的陈德明在参与某型地地导弹鉴定和批抽检试验时,大胆提出“用一次试验同时验证多个目标”,并拿出方案。然而,方案遭到一片质疑声,很多人担心这种试图“一箭多雕”的做法很可能变成“鸡飞蛋打”,导致一个目标都无法验证的尴尬局面。

然而,陈德明虽然年轻,但不冒失,他从原理、方法、风险等方面耐心阐述,最终这种追求最大效果的方案被采纳,并一直沿用至今,既节约了经费,又加快了导弹研制和装备进程。

创新需要勇气,突破离不开胆识。在攀往科技巅峰的途中,陡坡峭壁是难关,也是机会,咬牙攀上去了,就能实现技术的突破,甚至创造奇迹。

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某型地地常规战术弹道导弹,是专门针对军事斗争准备的“撒手锏”武器,急需定型、装备部队。

要完成该类导弹的鉴定定型,通常需要进行9次成功试验,但当时,基地只有4枚试验弹,而且导弹发射阵地与效应靶场之间的距离远远小于导弹射程。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有30多岁的陈德明大胆接受了这个超常任务。连续数月,陈德明都泡在办公室,大脑连续高速运转。经过不断改进不同射程之间射击偏差的折算方法,他终于利用特殊的射击偏差折算方法和命中精度评估方法,准确评定了导弹命中精度指标。这一重大技术突破,保证了该型导弹第一时间完成试验、装备部队,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量。

十年后,基地新建了满足最大射程的靶场。该型导弹先后进行了数十次试验、训练和演习飞行。大量的射击偏差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导弹射击精度与当初陈德明的估算结果高度吻合。导弹使用方的一位老专家感叹道:“你们创造了导弹武器试验鉴定的奇迹!”

2005年10月,我国某重大专项任务第一次飞行试验即将进行。这次任务,时间紧迫、状态复杂,没有任何经验和成果可以借鉴,实施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在建立准实时脱靶量计算模型时,科技人员遭遇了巨大困难。试验日期迫近,大家的心情焦灼起来。就在距离飞行试验不到10天时,陈德明出现了。他把所有人员召集到一起,共同研究解决办法。1个小时后,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型横空出世。问题迎刃而解,任务一举成功。

试验结果证明,陈德明构建的这种模型,极大提高了程序计算效率,使试验结果输出时间比原来缩短了四分之三,为首长机关快速决策提供了准确依据。

创新没有休止符。“作为科技工作者,必须始终保持创新的激情。”陈德明如是说。

“不管导弹怎么飞,都飞不出他的手心”

“你计算一下最近这次任务的发射窗口。”大学毕业入伍到基地后第二天,陈德明就接到了领导部署的科研任务。他有些“蒙圈”,当时的他尚不知什么是“发射窗口”,更别提如何计算。

带着满脑子疑问,陈德明开始翻阅书籍,查看资料,向专家请教。一个月后,他不仅独立计算出了任务“窗口”,还根据试验任务中发现的问题,撰写了一篇科技论文,在当年宇航会上获得优秀奖。

26年来,陈德明屡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一步步成长为国内导弹武器试验领域的知名专家。

陈德明常说,作为一名军人,战场上要敢于冲锋,科研场上要敢于担责,碰到问题躲着走,无异于战场上的逃兵。

一年仲夏,某型战略导弹飞行试验失利,弹头出现故障后解体,远远飞离预定目标区。这是该型导弹的一次重要试验,对装备部队起着决定性作用。倘若找不到弹头,就无法分析故障原因,同时也会给保密工作带来极大隐患。

由于故障特殊、飞行过程复杂,弹头落点确定存在着很大的技术难题。相关单位给出落点范围最大距离东西达130公里、南北达66公里。数百名军人在酷热大漠中展开陆地、空中拉网式搜索。两个多月过去了,仍然一无所获。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时任技术总体室主任的陈德明受命重新估算搜索区域。陈德明从光学设备拍到的图像中发现,少数几个部位的燃烧过程有异常,导致弹头气动特性发生变化。

7天后,陈德明带领的攻关小组最终把落点定位在东西5公里、南北3公里的区域内,将搜索范围缩小到百分之一。

很快,搜索一线传来消息:陆航直升机在该区域发现弹头残骸,实际落点距离陈德明给出的区域中心点东西仅1.3公里、南北仅0.1公里!

“算得太准啦!”领导和专家们对陈德明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大漠寻弹头,陈德明干了不止一回。

2013年春节前夕,某型导弹进行高原飞行试验时,主动段出现故障,残骸不知所踪。研制单位束手无策,慕名找到陈德明。他仅用2天就成功破解了单台光学景象测量设备无法定位的难题,准确估算出残骸分布区域。

2014年年底,某重大飞行试验出现故障,任务被迫中断,残骸落点区域估算迫在眉睫。关键时刻,又是陈德明上阵,提出了全新思路。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找陈德明”,这是靶场试验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大家常听到的话。

前几年的一次重大任务中,研制单位给出的弹体残骸危险区内约有8万人。要让8万人躲避或疏散,实在是太困难了。

犯难的基地领导找到陈德明,希望他能帮重新算一下,准确估算危险区域。

陈德明建模计算后,给出的危险区域面积大幅缩小,危险区内的人口不到800人。

试验结果证明,弹体实际落点全部在陈德明估算的落点分布范围内,成为导弹残骸分布堪称完美的经典估算。有人开玩笑说:“不管导弹怎么飞,都飞不出陈德明的手心。”

“搞科研的人,只有心无杂念,才能有所成就”

“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老一辈的铮铮誓言影响着一代代的基地人。耳染目濡,“两弹一星”精神已融入陈德明血脉。随着一项项重大项目的完成,他越来越感受到我们党和这支军队的伟大。也愈发坚定了要尽心尽力,运用自己的智慧为国效力的决心。

陈德明少时命运多桀。1967年,他出生在湖南常德一个农民家庭。在他刚学会走路时,在田间劳作的母亲突发疾病撒手人寰;六七岁时,一直带他的奶奶和爷爷相继病逝;他上初二时,视他如亲子的叔叔也离开人世;他14岁时,父亲又突然离世。

在亲戚的照顾下,聪颖的他有幸继续学业,并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航天动力与飞行试验专业,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专业。

毕业后,学得一身“好武艺”的陈德明谢绝导师的好意,放弃留在长沙发展的机会,选择了参军入伍,到最边远、最艰苦的西北大漠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基地不但环境闭塞,黄沙漫天,各项设施还都比较落后。那个年代,计算机是奢侈品,陈德明所在的总体室几十号人仅配有一台“老古董”电脑,抢着上机搞运算是常态,还常常为等一个计算结果要熬到半夜。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陈德明竟然自己花费1万多元钱买了一台配置较高的电脑。当时他每月的工资也仅仅300多元,为此,他和妻子两人省吃俭用整整还了两年债。

26年来,陈德明亲眼见证着基地条件不断改善,和我国的导弹武器发展迅猛。他遨游在导弹试验的浩瀚大洋里,潮头搏浪,畅快淋漓,成就卓然。

“作为从事科研试验的军人,关键时候一定要顶得上去。”陈德明常用这样的话鞭策自己的科研团队。然而,要做到这一点,绝不简单。

“他是典型的工作狂,干起活来不要命。”不少同事都这样评价他。

陈德明有个“坏习惯”,工作经常忘记时间。他把办公室的闹钟设在夜里11点半,这是为了提醒自己:该回家了。

陈德明如今已是行业内赫赫有名的技术专家,随着名气的上升,各种诱惑也随之而来。

2010年,国内某知名大学盛情邀请陈德明去当教授,并许以优厚的科研生活待遇。那段时间,北京也有6家军内外的科研院所,也发出热情邀请。

当基地领导从陈德明口中知道这件事后,有些坐不住了。“我的价值在大漠、在靶场,这里有我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从未想过离开。”陈德明的一席话让领导吃了定心丸。

“技术室主任陈德明辞职了!”2008年底,这条消息轰动整个基地。

事实上,这已经是陈德明第三次请辞室主任职务了。早在2003年和2006年,陈德明就找到单位领导,表达了辞去行政职务,专心进行学术研究的想法。考虑到他带领团队的突出业绩,两次辞职请求均遭领导婉拒。直到他第三次请辞才获准。

陈德明淡泊名利,无意追求权力,更不喜欢出名挂号。投身导弹武器试验这么多年以来,他牵头和参与几十项重大课题研究,却从来没有在不是自己牵头负责的科研成果上挂过名。

他经常这样告诫自己和别人:“搞科研的人,只有心无杂念、远离功名,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干上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可能有所成就。”

当今世界,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也关系着大国军队的兴衰荣辱。和平,要靠顶尖技术的较量来争取。陈德明和千千万万的科技人员,正在以自己的智慧,打造着我军新型作战力量。有他们这样的科技精英在,大国博弈中,我们势在必赢!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