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经济观察 >> 企业盈利不容乐观 船舶工业仍需 >> 阅读

全球市场低谷徘徊 企业盈利不容乐观 船舶工业仍需苦练内功

2017-08-25 09:21 作者:杨国民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刘飞
分享到:

 

 

今年以来,全球航运市场震荡加剧,船舶企业融资难、接船难、盈利难的问题没有根本缓解,船舶工业平稳健康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业内专家认为,船舶工业还需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两化融合,不断提升制造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今年以来,全球航运市场震荡加剧,国际原油价格低位徘徊,我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大幅增长,新承接船舶订单降幅收窄,但手持订单持续下降,全球船舶市场仍在低谷徘徊,船舶企业融资难、接船难、盈利难的问题没有根本缓解,船舶工业平稳健康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

市场仍在低谷徘徊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2017年1月份至7月份,全国造船完工297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5.1%。承接新船订单132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5.1%。截至7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02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1.5%,比2016年底下降19.4%。

1月份至7月份,全国完工出口船28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9.6%;承接出口船订单119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4%;7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745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2.2%。同期,船舶行业80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10亿元,同比下降9%;利润总额18亿元,同比下降28%。

上半年,我国骨干船舶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批量承接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船、8.4万立方米超大型气体运输船(VLGC)、11.5万吨成品油船、1.75万吨化学品船、1.55万吨货物滚装船、1.3万吨甲板运输船和极地探险邮轮等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订单。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均位居全球第一。

另一方面,船舶市场总体仍处在低谷区间。2017年二季度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为649点,与2016年二季度610点相比,提高39点,同比增长6.4%;与2017年一季度670点相比,下降21点,环比下降3.1%,指数比年初有所回落,仍处于偏冷区间。

具体来看,二季度航运市场震荡下行,骨干造船企业手持订单持续下降,先行指标降幅明显。骨干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率等同步指标环比小幅增长,产能利用情况与一季度相比略有下降。

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已连续14个月小于完工量。受此影响,我国船企手持船舶订单持续下降。大部分船企生产任务安排只能维持到2018年,2019年船台(坞)空置率明显上升,部分船企开工船舶严重不足,企业连续生产能力面临严峻挑战。

预计2017年三季度,航运市场仍将低位小幅波动,新造船市场难有明显回升,手持订单仍将继续下降,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将比二季度有所下降,总体上仍将处于偏冷区间。

需要加快转型升级

“全球船舶市场仍在‘L’形曲线的低谷徘徊,虽有起伏,但近期来看形势不容乐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董事长胡问鸣对记者说。

应对市场低迷,船舶工业需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型升级。上半年,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骨干企业积极开展特种船舶、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的研制和应用,并在细分市场领域取得明显成效,青岛武船承建世界首艘深海半潜式大型智能渔场“海洋渔场1号”并顺利交付;烟台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超深水双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助力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中小型化学品船手持订单位居世界第一,江南造船集团超大型气体运输船(VLGC)手持订单位居世界第二。

做稳船海主业,稳步开展多元经营。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骨干企业在做稳船海主业的同时,积极利用现有设备设施开展相关业务,努力提升船厂盈利水平。在盾构机、陆用电站、陆用环保、海上风电/风塔、桥梁钢结构等非船领域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精益管理降低成本,多措并举提升效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市场倒逼机制作用下,船舶骨干企业加大精益管理,降成本,多措并举提升效率,取得了明显成效。

业界人士表示,船舶工业还需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两化融合,不断提升制造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船舶企业应加快推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在船舶以及配套设备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应用,不断夯实船舶精益制造基础,重点实施船舶中间产品智能制造,加快建设船体分段、智能涂装、智能管子加工等示范智能车间和智能生产线。此外,还应大力推广船舶配套设备智能制造新模式,开展智能车间/工厂示范,全面推进船舶及配套设备设计、制造、管理、维护、检验等全流程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应对市场低迷,还需加强金融支持。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提出,当前船舶工业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融资能力已经成为企业争夺订单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建议金融机构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支持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贯彻服务实体经济,支持船舶工业走出去战略方针,推动船舶工业转型升级。严格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对有技术优势,有市场的骨干造船企业要加大融资支持力度;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实施精准支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国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