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经济观察 >> 游走在影子地带的金融掮客 >> 阅读

游走在影子地带的金融掮客

2013-08-12 06:31 作者:郑黎 张翅 潘晔 黄瑞鹏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李诗海
分享到:

 

在看似风光无限的金融界,有这样一些掮客,他们利用当下企业融资需求大、民间投资渠道不畅,以及银行信贷运作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等空隙,在供需两方面穿针引线,铺路搭桥,从中牟取不当利益,挣个钵满盆满。

宁波大学法学院郑曙光教授认为,金融掮客近年来越发活跃,对民间金融生态影响越来越大,涉及金融掮客违法诈骗的案子也呈现出增长趋势。掮客们这些违规或非法的行为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行径败露,资金链断裂,将给银行和客户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吸储骗贷,牟取暴利

掮客指那些替人介绍买卖从中赚取佣金的人。金融掮客通常指银行里利用职务之便牟取非法暴利的工作人员。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一家银行的女客户经理范某,身居信贷部副经理要职。近两年来,范某借口替企业办理转贷需要资金周转,以每月5%到7.5%的高额利息,多次向自己接触过的客户及其亲友募集资金,累计达1亿多元。在范某众多的募集对象中,最多的借了3400多万元。募集到的资金,范某以9%的月息转借他人,赚取息差达200余万元。

今年初,范某收不回转借他人的几笔资金,导致资金链断裂,结果案发。范某因非法吸收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除了身居银行高管的“硕鼠”以权谋私,某些银行信贷员也是金融掮客里的“练家子”。他们原本肩负着公平审查信贷的职责,却在发现银行的审查漏洞后,利用职务之便,骗取高额贷款,将公家钱纳入自己囊中。

时年37岁的张某是宁波市北仑区一家信用社的老员工。跟银行体系内一些年轻高管相比,自认为“老大哥”的张某总觉得收入太少,心有不甘。2010年初,张某当上信贷员,主要负责审查企业贷款时提供的抵押物。不久,张某发现,领导审批贷款时,不会再对已经审查的抵押物信息再次予以核实。这一“漏洞”使他产生骗贷的念头。

2010年5月,宁波一家物流公司的周某来到信用社找到张某办理贷款,想要贷款10万元,但是没有抵押物。张某便谎称自己有个朋友余某正想贷款100万元,且名下有房产可作抵押,但手里没有企业,缺少一个公对公的账户,正为无法贷款发愁。张某建议周某拿余某的房子作抵押,以周某公司的账户为贷款账户进行贷款,款项中的10万元交由周某使用。

两人一拍即合,张某就让做假证的人做了余某名下的房产证等证件,待手续齐全后,张某便帮着办理了一年期限的105万元贷款,其中10万元交给周某,剩下的95万元进了自己的腰包。等到期满时,周某却无法按期还款,张某就向自己的朋友王某借了105万元来归还贷款。然后,他让周某去信用社办理转贷手续,还是贷款105万,张某就将这笔钱还给王某,还支付了几万元的利息。

不到两年时间,张某采用类似手法,以不同企业的名义,伪造相关房产资料,从信用社骗取10笔贷款,共计1620万元。在连续骗贷、转贷过程中,张某终于露馅,被绳之以法。

理财陷阱,不露声色

无疑,与社会上一般人员相比,银行职员具有诸多便利:头顶光环,相比其他人员,更容易赢得外界的信任;拥有专业知识,操作起来会更加方便。

丹丹(化名)是宁波一家银行的80后理财经理。进入银行几年时间,凭着开朗的个性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她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同时拥有了一批忠实的客户,客户很愿意将钱投到丹丹介绍的理财产品中。她不满足现状,利用客户的信任,让他们将钱转交给她进行投资。结果不到一年,她投资失败,拖欠6名客户共计700余万元人民币。

去年年初,丹丹向自己的客户暗示理财产品有缺陷,表示自己有多渠道可以投资,且风险小收益大。其中有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一直很喜欢丹丹给他们推荐的理财产品。一听有这么好的渠道,两位老人不仅拿出了自己大半辈子的所有积蓄,还拉上亲戚朋友一起拿钱给丹丹投资。不到半年,他们先后给丹丹100多万元。

然而,时间一长,两位老人发现收益不稳定,要求返回本金,丹丹却以长线投资收益慢为理由推脱。直至案发时,丹丹才不得不向两位老人坦白自己投资失败。老先生当场心脏病发作。

过桥贷款,致命诱惑

银行从业者在工作中大都掌握大量供求信息,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其中,一些人参与民间借贷,替别人牵桥搭线,从中渔利。一些银行员工利用资源便利,给企业做过桥贷款、垫资以及其他民间借贷,以“低吸高贷”的方式赚取息差,最终都因为资金链断裂卷款而逃。

30岁的宋石(化名)在银行工作已有10年,先后在包括建设银行等三家商业银行的江苏省南京市分支机构供职。在最后一家工作单位,宋石仅工作了9个多月。

据该行行长介绍,从当年年初宋石进入他们银行担任客户经理,到9月辞职,宋石的业务成绩并不出色,先后做了4笔业务,没有完成银行下达的任务。在他辞职前的一个多月,银行发现宋石的工作很不在状态,经常迟到,银行管理人员也找他谈过话。

起初,同事以为宋石是因为没有完成考核任务主动辞职的。可在其辞职后不久,便有一些人以各种名义到银行打听他的去向,银行方面才意识到他可能“出事了”,后来大家才知道他参与了民间借贷。此后,宋石曾任职的其他两家银行收到其多次参与民间借贷的投诉。

相较于银行定期大多3%到5%的利率,一年收益能达到150%到200%的高息放贷无疑具有致命的诱惑。“过桥贷款”是最常用的方式:一笔数额较大的贷款到期后,借贷人员提供短期高息贷款,帮债务人垫还后,等银行下一批贷款发放后就还。据内部人士透露,今年以来,“过桥资金”的日息涨至千分之八。1000万元做10天“过桥贷款”,即可产生80万元的收益。

编后

中国银监会曾发出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不得从事民间借贷、违规担保和非法集资活动,其中规定“不得介绍机构和个人参与高利贷或向机构和个人发放高利贷”,则是专门针对金融掮客而设。

制止金融掮客现象,需要多管齐下。当务之急要加强银行从业人员操守教育,严禁利用职务之便牟取不当利益。同时,银行应适当调整考核机制,不要一味追求业绩,更应当抓好审核把关,防止被金融掮客钻空子。而扩大民间投资渠道,使金融掮客失去灰色生存地带,则应是治本之策。(记者 郑黎 张翅 潘晔,实习记者 黄瑞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