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经济观察 >> 家禽养殖如何系上“保险绳” >> 阅读

家禽养殖如何系上“保险绳”

2013-06-04 08:02 作者:王政 鲍晓菁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lh
分享到:

最近一波H7N9禽流感疫情,让家禽交易跌入谷底,家禽产业遭遇“生死劫”。“禽流感起、养殖户伤”的一再上演,是配套政策、商业保险、收储制度和冷链设施等多个环节缺失叠加造成的。为此,应对疫情的政府扶持响应机制亟须尽快建立,特别是要将农业保险引入家禽养殖业,为其系上“保险绳”。

养殖户损失巨大

“这些鸡蛋倒掉实在太可惜,你们拿一盒尝尝,绝对没有禽流感。”采访结束,当记者再三推脱养殖户史正祥硬塞来的一盒土鸡蛋时,老史有点着急:“你们把鸡蛋拿走就是对我的支持。”养鸡20多年,再度面临禽流感疫情对家禽业的重挫,老史焦急地望着卖不出去的上万只土鸡,表情沉重。

史正祥的养鸡场坐落在杭州城北的余杭区径山镇,年产土鸡10多万只、土鸡蛋约70吨,是远近有名的养鸡大户。尽管每次疫情过后,他的养殖规模都是不降反增,但这一次老史实在无法淡定,“形势很不好,亏损太严重”。

“自杭州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以来,原本走俏的土鸡、土鸡蛋很难卖出去。”养殖场的几千只土鸡已到出栏时间,数千斤鸡蛋堆放在冷库里,而且每天还在以200斤左右的速度增加。鸡和蛋都断了销路,每天损失数千元,老史备受煎熬。

受煎熬,是家禽养殖户目前共同的感受。宁波振宁牧业有限公司是浙江最大的土鸡养殖企业,该公司销售部一位姓叶的负责人说,以前每天销售1.5万~2万只鸡,现在基本为零,“现在不仅是疫情发生地,全国的活禽都卖不动了。”

4月中旬,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浙江分公司总经理梁志勇告诉记者,由于积压严重,已人道毁灭了230万只鸡,停孵种蛋近200万枚,并对死鸡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杀禽减损在多地蔓延。广东肇庆贝来得肉鸽基地几天内也填埋掉12万只乳鸽,饲养员谭瑞磷说,目前基地20多万只肉鸽滞销,加上10多万对种鸽,每天喂饲料20吨,费用达8万多元,迫不得已只能处理掉一部分,减少支出。

农业保险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统计测算,H7N9疫情发生以来,截至4月15日,仅肉鸡鸡苗直接损失就超过37亿元,活鸡及鸡肉产品销售损失超过130亿元。截至5月10日,家禽养殖业损失已超过400亿元。

4月15日,中国保监会下达了做好家禽保险禽流感责任理赔工作的通知。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农业保险在疫情中并没有体现应有效用。记者咨询了一些大型商业保险公司,得到的回复是,目前还没有在全国开展养殖险业务。即便在一些农业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中,商业农业险也只保意外事故,不保因疾病造成的灾害。

养殖户若想投保包括家禽疾病的保险,就得参保政策性农业险。当家禽发生保险事故时,通过一般的政策性农业险,养殖户可以得到基本保险金额的赔偿,但与实际经济损失相比,基本保险赔偿通常是杯水车薪。

不仅如此,即便参保了政策性农业险,此次禽流感造成的损失也不在其责任范围之内。根据相关规定,政府为防止疫情扩散而要求对未死亡的保险鸡进行扑杀、掩埋、焚烧以及其他行政行为或司法行为的情况,是属于保险责任免除的情况,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可以说,在禽流感面前,养殖户所能得到的保障少之又少。

“说了好多年的农业保险,为什么一直不能发挥作用?”老史非常困惑,“现有的农业保险为啥搞得农民不愿买,保险公司不愿做,政府不愿补贴?”

看起来多赢的养殖保险,在实际操作中遭遇重重困难。对此,专家指出,虽然农业保险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保障功能,但大型商业保险公司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农业险利润不高。长期以来,许多农业险产品的经营是亏损的。不仅如此,鸡鸭等禽类的保险,农户自掏腰包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保费费率可能达到一只鸡几毛钱,比一般财产险费率高出许多。因此,保险公司感觉产品设计比较困难,养殖户的投保积极性也不太高。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盛逖告诉记者,农业保险是降低养殖户经营风险的最佳手段,政府应尽快建立相关机制,引导商业保险进入家禽养殖业,而保险公司也应积极扩展农业保险的范围。在欧洲,保险赔款占灾害损失的比例超过两成,而在我国这一比例不足5%。

与疫情发生后大量的行政救助费用相比,国家补贴部分保费的方式,成本无疑要小得多。从长远看,稳定了禽蛋市场售价,还会减少政府因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价格补贴支出。政府补贴成为制度之后,保费降低一点,参保率就高了。如此一来,一旦有病灾发生,就会形成政府补一点、保险赔一点、养殖户自己担一点的局面。

疫情应急响应机制亟待建立

尽管史正祥一再表示,自己不会杀鸡,但对同行们杀禽减损、闷死鸡苗的做法,他十分理解。

疫情发生之初,家禽业扶持政策的不明朗,加剧了养殖户“杀禽减损”行为。各地最先明确进行补助的是活禽市场遭到扑杀的家禽,但对养殖户的补贴政策则延后出台。

疫情出现半个月后,浙江省于4月16日出台家禽业扶持政策,对种禽、养殖户和家禽加工销售企业给予“全产业链”补助。“补助政策是雪中送炭,能为家禽业保种,也能为养殖户减损。”史正祥说,不过,等了半个月,许多小养殖户差点“死”在等政策的路上。

“家有万贯,长毛的不算”。农业是弱势产业,家禽养殖是高风险行业,需要政府扶持。为应对此次禽流感对家禽业的冲击,尽管政府出台了免税减税、补贴种禽、财政贴息贷款、延长还款期限等优惠政策,但大部分是临时措施,不能形成长效保障机制。

业内人士建议,在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有限的情况下,为了稳定家禽生产和供应,降低养殖户损失,可考虑将部分临时性的家禽业扶持政策上升为制度——禽流感疫情条件下的家禽业补贴应急机制。一旦禽流感来袭,家禽业受损,即可立即启动,以减少养殖户损失,稳定家禽生产和供应。

专家建议,为避免未来供给短缺,禽类价格出现大反弹,应逐级建立重大疫情的扑杀补贴机制和养殖户合理补偿制度,在关键时刻保护好生产力,并建立禽肉储备制度,实现保障市场供应和养殖户利益的“双赢”。(记者 王政 鲍晓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