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环球看点 >>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观察 >> 阅读

有“小圈子”还能繁荣发展?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观察

2018-02-12 09:37 作者:沈铭辉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王静
分享到:

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的大变局中,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依然活力不减,成为国家间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然,各种自由贸易协定交织会产生“意大利面碗效应”(形容不同贸易协定中的优惠待遇和规则像意大利面条一样绞在一起),但并未阻止国际区域合作的继续发展。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活力不减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球区域贸易协定数量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从全球层面来看,区域经济合作主要集中在特定区域,如欧洲、东亚地区、南美地区等。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区域经济合作都是跨区域的贸易协定。

如果按照国别和经济体来看,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智利、新加坡和土耳其是目前签署实施区域贸易协定最多的经济体,均有超过20个区域贸易协定实施生效;其他如韩国、秘鲁、印度、墨西哥和巴拿马等国均有15个以上的区域贸易协定实施生效;而日本、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则拥有10个以上已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

区域经济合作成经贸合作的替代手段

多年来,由于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未果,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推动经贸合作的替代手段得到了各国重视。特别是为了防止被欧盟和美国的区域经济合作边缘化,越来越多的经济体不得不参与到区域经济合作中。

具体来看,诸如智利、新加坡、秘鲁、新西兰等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非常活跃,热衷于对外谈判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此打开更多的外部市场,赢得国际竞争的先机。而美国、欧盟等大型经济体,则不仅仅满足于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货物贸易市场,而是更看重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权。

例如,美国通过美国—新加坡等一系列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推动更新知识产权、服务贸易、投资条款的贸易规则,并进一步推动环境条款、劳工条款、竞争政策、电子商务、政府采购政策等贸易新规则的“国际造法”,旨在以区域经济合作“撬动”全球贸易体系的新一轮重构。

区域经济合作也有“小圈子”

在区域经济合作为各国加强经贸合作提供了新途径的同时,一些排他性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引发了不少新问题。如美国未“退群”时,TPP规则规定,进入美国市场的纺织品,工序必须在TPP成员方境内完成,方能享受TPP优惠关税。这使原本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被人为打乱,纺织品国际贸易效率因此降低。

更重要的是,大量彼此交织、重叠的自由贸易协定会产生“意大利面碗效应”,从而恶化全球贸易体系碎片化现象。由于自由贸易协定具有不同程度的歧视性,导致同种商品可能会在不同的自由贸易协定面临不同的关税税率、降税步骤以及原产地规则,这无形中增加了商品贸易的识别、利用等综合交易成本。

同时,虽然自由贸易协定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自贸区利用率并不高。如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一项跨国研究,亚洲地区利用自贸区优惠出口达到或超过50%的企业仅占8.8%,在20%—50%之间的企业占11%,低于20%的企业占33.1%,未利用自贸区优惠关税的企业高达47.1%。

未来区域经济合作仍将繁荣

美国退出TPP被视为区域合作的一大“退步”,但美国并未放弃区域经济合作,只是更强调以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方式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在重新谈判北美自贸区过程中,特朗普政府发布的北美自贸区重新谈判目标,除了能源与货币作为全新的单一条款出现外,其他内容与TPP差别不大。而2017年11月,TPP11国宣布在部长级层面就“核心内容”达成所谓的“全面且先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仅在20个项目上有所保留和调整,主要条款内容与原TPP基本一致。

可见,无论美国是否退出TPP,美国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扩大美国版本国际经济规则的意图不会改变。受此影响,包括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欧亚经济联盟(EAEU)、非洲三方自由贸易协定(TFTA)等大量的自由贸易协定都在进行谈判,以平衡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构建排他性区域经济合作引发的负面影响。

在新一轮的贸易体系重构远未完成的情况下,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作为贸易新规则的载体和“孵化器”,区域经济合作仍将在全球范围内继续繁荣发展。(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沈铭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