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教育 >> 动态 >> 2017 “大国教育之声”论坛在京 >> 阅读

教育不该被“聪明误” “大国教育之声”论坛在京举办

2017-12-01 09:29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王静
分享到:

新华网总编辑郭奔胜致辞

11月30日,由新华网主办的第八届“大国教育之声”论坛活动在京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各大教育机构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面临的新使命、新任务、新挑战。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里,不断勇于变革的教育要有所坚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坚守在何处?新华网总编辑郭奔胜表示,无论教学方式是传统还是现代,无论教学地点是互联网还是教室,教育都以知识的传授为载体,其本质则是立德树人。

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杨斌

如果人类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能否被机器取代?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杨斌说:“教育的价值特别来自于硬课程之外的软经历,教育不该被‘聪明误’。”杨斌提出,教育不要只是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还要更看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品性,这就需要“有质量有温度的人际互动”。他认为,对大学有真正贡献的“大师”不只列在花名册上,出现在会议和新闻中,而是那些在课内外愿意花时间精力与学生有机互动、在育人上切切实实投入的人;真正的大师应该是可以“被触摸到的”,这才是机器无法替代的教育之美。

杨斌在演讲中强调,教育的成效与价值不仅体现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之中,社群以及身份认同也是教育重要的产出并伴随此后一生的成长发展;这就需要教育者在做好课程设计与实施之外,精心营造学生课外的活动与体验,这是学校能够培养出代表着教育真正价值的“文化人”不可或缺的基础。

此次论坛同时发布了《2017年中国教育行业舆情报告》,新华网教育事业中心总监孟源将今年教育舆情主要特点归结为四点:一是教育舆情自下而上的传播已成为大势;二是教育政策改革触动民众对个体权益的关切,舆情反馈普遍较好,但教育舆情传播依然存在片面化、情绪化的特点;三是安全话题尤其是海外留学生安全话题,已成为教育舆情中不可规避的焦点;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话题收获广泛期待,舆论场对于教育议题的观点总体向好。(记者 原碧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