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教育 >> 动态 >> 西安:“立体机制”改革促基础教 >> 阅读

西安:“立体机制”改革促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2016-06-21 10:10 作者:李勇 许祖华 等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王静
分享到:

身处优质教育资源顶端的中小学名校,如何带动薄弱学校发展,让优质教育资源从“高峰”变成“高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难题。对此,陕西西安市通过比邻学校组建大学区促强弱联合、跨区县组建大学区缩小城乡差距、建设信息平台促名校师资开放共享的“三部曲”,初步建立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立体机制”,为基础教育改革带来启示。

大学区让强校弱校组团发展

近一年来,西安铁一中高中英语教研组组长张真老师交流到西安二中,担任高三(1)班英语老师,同时承担英语教科研任务。高三(1)班学生谢敏说:“有了铁一中高水平老师给我们上课,我们对高考增强了信心。”

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组成大学区,实施教学管理、设施、教师、课程资源、教学活动、备课、教师培训、质量监测、评价激励“九统一”,是近5年来西安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目前西安市3083所中学、小学、幼儿园共组建成719个大学区,由优质学校担任学区长,实现全覆盖。

由6所学校组成的铁一中大学区,成为西安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实践者和引领者。西安二中校长曹红说,二中原先是一所“招生陷入困境”的薄弱学校。近几年来,依靠大学区平台,二中老师可以与铁一中老师亲密接触、学习经验,二中学生可以分享铁一中的教学设施、学习材料,铁一中每年还派出老师来“支教”,使二中办学有了明显起色:中考上线学生从个位数提升到三位数,高考一本上线也从20多名提高到30多名。

铁一中校长庆群介绍,大学区实施中,铁一中不仅每年派出30多名老师到薄弱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和支教,而且牵头集体编写校本教材、校本资料,通过名师引领、师徒结对、开放课堂等不同方式,搭建资源共享、教师互动的立体平台。“这样联合,既让薄弱学校受益,也对铁一中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教学质量来看,坚持几年下来,没有出现‘削峰填谷’,而是实现了‘水涨船高’,做到了自身发展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并重。”

西安高新一中校长王淑芳、铁一中校长庆群等教育界人士认为,与传统的校际帮扶相比,西安市通过组建大学区,强化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引领,促进了“捆绑式”发展;在管理上打破了各学校相对封闭的模式,促进了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等资源共享;在机制上打破了原有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二级管理模式,赋予学区长学校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组建“跨行政区域大学区”,缩小城乡教育“剪刀差”

“作为一个农村学校,能与主城区的名牌学校‘亲密接触’,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变成了现实。”蓝田县安村镇白村初中校长王炼说。

白村初中与雁塔区高新第二学校组成“跨行政区域大学区”,不是简单的交流帮扶,而是基于“学区化办学”模式的深度融合。高新第二学校校长高杨杰说:“两校课程改革、师资培养、教育科研、成果交流已全面展开。高新二校去年为白村初中送教10人次,白村初中师生共200人次到高新二校交流,高新二校独创的知行拓展课程,已被白村初中借鉴推广。”受益于教师“青蓝工程”,白村初中语文教师李莹拜高新二校省级教学能手党金红为师。她说:“党老师每学期至少听我2节课,进行指导和点评,让我受益匪浅。”

针对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西安市通过组建跨行政区域大学区,发挥中心区域教育资源优势,带动农村区县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目前,城区与远郊区县积极行动,全市中小学共成立51个跨行政区域大学区,学区长学校采取送教上门、专题培训、校际联动等方式给予对口帮扶,使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从“区县域”延伸到了“市域”。

“及时有效地缓解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需要不断拓展学区化办学的内涵与外延。”西安市教育局局长李颖科说。为此,西安市一方面打破区县壁垒,推动组建跨行政区域大学区,另一方面打破校际壁垒,推动组建“一个校长两个校区”的紧凑型大学区。

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雁塔区翠华路小学均开创了“一个校长两个校区”的紧凑型大学区。记者采访看到,这一探索通过输出优质品牌、管理模式、优秀师资,快速缓解就学矛盾,为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利好。北池头社区居民李蓉晖的孩子正上三年级,她说:“北池头小学成为翠华路小学分校,让孩子不用择校就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教育。”

信息化平台让名校资源全面开放共享

李颖科说:“目前大学区模式下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存在成本高、范围小、教师交流有难度等问题,信息化是破解这一难题、建设大学区‘升级版’的必然选择。”

去年以来,西安市投资3000多万元,开发建设了“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赵春平说,这一平台以全市优质教育资源为核心,同时引进国际国内最新教育教学成果,为广大师生和家长提供本地优质名师课程资源和网络学习空间,力求通过信息“高速路”解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近日,位于西安主城区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和城郊偏远的蓝田县华胥镇中心学校,隔着约30公里的距离,依靠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平台的网络直播,共同上了一节五年级英语课。“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很难想象网络同步教学竟有如此效果,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华胥镇中心学校政教主任贾恩静说。

记者了解到,“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将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在线上全部实现,目前已储存各类资源10大类约25万余件,涵盖了学前、中小学和高中全部学科。配套建设的42个录播教室和50套在线课堂,覆盖了主城区43个大学区学区长学校和138所成员学校,达到了全市共享。

平台负责人席震宙说,这一平台通过智能分析,协助教师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使各类优质资源直达课堂;为学生提供与课堂同步的在线教学服务,并给出个性化分析和内容推荐,实现了教学师生双向互动,可让偏远地区师生共享优质资源。(半月谈记者 李勇 许祖华 陈钢)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