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今日谈 >> 黄土高原变绿了,但是成果巩固也 >> 阅读

黄土高原变绿了,但是成果巩固也变难了

2017-03-24 09:07 作者:蔺娟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王静
分享到:

位于我国中部偏北、横跨7省区大部或一部的黄土高原,多年来在生态建设的促进下,环境明显改善,曾经的荒山秃岭披上绿装,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为主要功能的绿色生态屏障已初步建立,局部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幅好转。

绿色屏障显成效

2016年夏,半月谈记者乘坐直升机从空中俯瞰陕北延安,眼前的黄土高原满眼翠绿,沟沟峁峁几乎都被植被覆盖,郁郁葱葱,与退耕还林前的延安形成巨大反差。

在退耕还林之前,延安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流失面积2.8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7.8%,年入黄河泥沙2.58亿吨,占黄河泥沙总量的六分之一。当地人形容延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从春种到夏,到秋一场空”。

退耕还林使延安的生态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植被覆盖率从2000年的46%提高到2014年的67.7%,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输沙量减少了58.4%。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从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5年的282天。

生态环境同样一度面临恶化的还有甘肃。第一轮退耕还林后,甘肃多了2845.3万亩林地,全省林地总面积增加了40%。甘肃省林业厅副厅长张肃斌介绍,先期开展退耕还林的地区,水土流失得到了一定的控制,风沙危害呈逐步下降趋势,长期超负荷运行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休养,干枯的泉眼重新冒出了水,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宁夏自2000年启动实施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完成造林1305.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8.4%提高到了13.8%,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减少,治理区域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占宁夏总面积65%的西海固十分干旱,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林以来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其中,固原市林业用地总面积为6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2.2%,年均降雨量达到450毫米,是10年前的两倍。

巩固成果遇挑战

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2016年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陕北地区2015年植被覆盖度为45.82%,较2014年减少4.19%,较2013年减少7.60%,已连续2年下降。下降最为显著的区域集中在榆林市以南及延安市以北的防风治沙区和退耕还林区。林业专家认为,在近3年气候条件总体上不利于植被生长的条件下,这两个区域的植被环境十分脆弱,需加强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措施的持续性及有效性。

尽管黄土高原上的退耕还林面积逐年扩大,但部分地区森林资源结构单一,植被低级,尚未形成完整生态系统。陕西省吴起县从1998年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4.79万亩,全县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目前的62.9%。吴起县林业局副局长、退耕办主任刘生亮介绍,吴起是全国沙棘面积最大的县,在第一轮退耕还林中,吴起县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共营造沙棘林188万亩、成林125万亩,占退耕还林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但是,人工栽植的沙棘林由于缺乏养护,一般寿命仅为15年左右,近年来沙棘林陆续出现老化、虫害,一旦形成连片趋势,后果不堪设想。”刘生亮说。

刘生亮说,从2008年起,吴起县财政每年支出1000万元用于调整林木结构,栽种油松、侧柏、山杏、山桃等树种,目前还有近80万亩沙棘林有待改造,给县财政造成了很大压力。

眼下,随着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补贴到期或即将到期、后续部分补贴尚不乐观的情况下,农民退耕还林、护林积极性在一路走低。延安市退耕办工程管理科科长白小安说,近两年农民对退耕还林的积极性有所降低,一是因为多年的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虽然显著,但并未给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退耕区农民产业结构调整尚需时日,主导产业规模效益尚未形成。二是新一轮退耕还林对退耕农户每年每亩补助1500元,比上一轮的2050元补贴还低。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物价上涨的情况下,退耕还林补助不升反降,导致部分农民认为“种树还不如种洋芋收入高”;三是山川大地由黄变绿,使得部分人习以为常,改善生态的意愿没有以往迫切了,偷牧现象开始反弹。

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使陕西省榆林市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部分乡镇最近偷牧屡禁不止,威胁生态成果。

打响生态持久攻坚战

专家认为,当前黄土高原生态系统修复进入关键时期。修复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从健全生态修复制度、森林经营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方面多措并举、持续发力。

张肃斌建议,发挥农民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可根据物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退耕还林预期收益,提高退耕还林补助标准,延长补助年限,并合理进行动态调整,确保“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

延安市退耕办主任仝小林建议,创新防护林投入补贴制度,逐步建立以中央投入为主导、以地方配套为补充的长效机制;按照“谁使用、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完善生态补偿政策,“这将进一步激发地方生态建设的活力,缓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榆林市林业局总工程师郝文功表示,近年来,随着羊产品市场价格的一路走高和依法行政工作的普遍推行,原有的禁牧手段和措施不再适应当前禁牧工作的需要。应尽快出台封山禁牧政策的明确法律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操作细则,便于基层更好地开展禁牧工作,切实保护林地不受侵害,加快生态植被自然修复。

延安市发改委总经济师常程炜说,生态环境建设不能就生态抓生态,而应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合,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建立起造林市场化运行机制,鼓励开发式、购买式、合作式造林,提高造林成效,逐步改变现行造林投入和造林管理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流动聚集,鼓励大户、企业等多种经济主体投身生态工程。(半月谈记者 蔺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