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京津冀一体化论坛 >> 专家支招 >> 王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阅读

国务院依靠改革创新走一体化之路

2014-04-22 10:10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zhangyy
分享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三研究室主任  王辉

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一直长期关注的,京津冀三地各种类型的规划做了好几轮了,但是一直没有协调起来。现在把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上升到这么高的高度,单独提出来,除了我们一般讲的区域协调发展、新增长极等方面之外,它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我讲讲如何深化改革创新,构建跨区域协调发展新的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深层次原因阻碍京津冀协调发展

    京津冀协调发展这么多年没有实际的突破,关键就在于体制机制深层次的原因,比如说财税、投融资体制、公共服务政策、生态环境跨区域协同治理的问题。这一直是国家顶层设计的问题,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省级政府是不可能单独完成的。只有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在国家全力推进的背景下,这个问题才有可能破题。

    中国的城镇化应该向高效、包容、可持续发展

    另外,在推进京津冀健康发展当中的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去年跟世界银行一起合作开展了课题研究,叫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课题,它最主要的核心就是中国的城镇化应该向高效、包容、可持续发展。高效就是提高整个国家的生产效率和增长潜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包容就是城乡之间,城市群内部之间如何建立更加和谐、更加促进成果分享的机制;可持续就是跟环境发展相联系的。

    京津冀协同发展当前到了必须协同关键的核心,原有那套模式,不协同的负面效果远远大于单个自己发展所谓的受益。所以到了这个阶段必须把这个硬骨头突破,按总书记的话说就是如何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盈、区域一体。实际上它们的双层联动是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一个高端岗位可以带动12个低端岗位


    同时还有城市群内部分工的问题。把京津冀跟长三角、珠三角作比较,两个大城市之外,其他的节点城市,中小城市也好,包括有产业、功能聚集的小城镇也好都非常少。当然这跟中国南方和北方的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特点有关,不过更重要的是我们大城市和中小城镇不具备发展的条件。


    我们跟世行一起做城镇化课题的时候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北京这样的城市是不是该限制人口了。在政策上已经有结论了,世行的观点却是不应该限制。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多的聚集效益,城市群的作用会更加明显,尤其是中心城市。
解决北京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靠城市功能和空间分布。我们的观点是,我们的政策应该强调城市的规模中立,城市规模的大小不应该政府决定,决定城市最佳人口规模的就是它的管理治理能力。北京这样的城市,不算常住人口的话人口有两千多万,这样的大城市在世界上并不是罕见的。北京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这要依靠城市功能和空间分布。北京这几年地铁、轨道交通修得越来越多,但是地铁的拥挤程度仍然增加。当然拥挤程度增加一部分是合理的,另外一部分是城市产业分布不合理,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只是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我们在一个地方办公,就在这个地方上班,这个地方就形成次区域中心,这点上海比北京做的更加合理。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非常典型的,它所设计的关键问题和核心问题,突破一点,全线就可以有一个大的进展。

    在京津冀地区具有很好的资源要素条件,尤其是北京的高科技产业,优势很突出。但是它的潜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包括天津的港口优势等等,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协同发展把内在的潜力和活力激发出来,让京津冀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第三增长极。
    制约京津冀发展的症结,大家已经有比较明确的共识。京津冀的政府作用是超强的,市场作用比长三角和珠三角却有明显的不足。理想的城市群的资源配置就像是西式婚礼上的香槟塔,市场机制就是让资源到最合理的地方,每个杯子都是满的。这是一种合理的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城市群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但是在京津冀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谁的嗓门大,谁的行政地位高可能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京津冀产业竞争加剧

    我们启动了“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其中跨区域协调发展是重要的问题。我们发现,2003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还有所恶化。

    通过需求分析,2003年京津冀产业重构主要是京津之间的问题,它的产业重构程度是比较高的,天津和河北之间产业的差异性相对比较大。但是从2003开始,尤其是这一轮重化工业发展以来,京津产业之间重构化实际上在降低。天津由于滨海新区的发展重化工业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河北也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到了2010年实现了交叉。按照产业重构的分析,京津产业之间的重构程度现在要低于天津跟河北之间,这当然也有经济周期的因素。分行业来看,如果2004年跟2013年进行比较的话,京津冀之间具有优势产业的交叉重叠的程度和竞争关系,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增强。2004年京津冀之间相互交叉重叠的产业有四个,其中有两个产业三地都有,就是食品制造和医药制造,京津之间主要是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应该说行业的指向性是比较明显的。到了2012年,这个关系复杂多了。首先,涉及的产业增加了五个,主要是煤炭开采,我们觉得不太好理解的就是北京在产业治理当中,煤炭开采和洗煤业大幅度提高,原来不是北京的竞争优势,现在已经成了北京的竞争优势,这跟河北和天津都构成了重叠。天津和河北之间,黑色金属冶炼等产业竞争程度比较严重,还有我们知道的天津的港口跟河北港口之间打的一塌糊涂。

    政府力量太强导致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进一步恶化


    通过这些技术分析来看,重化工业快速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进一步恶化。原因很明显,政府力量太强了。拿民间投资占比来讲,2013年北京民间固定投资占比34%,天津是50%,河北是78%,全国是63%,江苏是68%,浙江是61%,广东是56%。北京、天津不但低于全国,更低于长三角、珠三角。

    京津冀顶层制度设计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建议和思考,首先要建立协调机制,这是毫无疑问的。另外,这个机构应该是办实事或者是拍板做决策的,但是仅靠这个机构是不够的,还要发挥发挥不同层次的协调作用,一定要避免京津冀协同只是政府的事,这是一个死胡同。这个协同应该包括社会专家、一些企业和利益相关的公众群体。比如环境事件,应该有更多的公众参与,用有效的方式把他们组织起来。可以考虑在大的框架下成立委员会,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汇集到中央决策部门,从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来考虑。

    借鉴西方国家城市群内部治理经验


    现在环渤海的资质发挥得不好,我觉得应该借鉴西方国家城市群发展的经验,尤其是城市群的内部治理这方面的经验,把人家好的经验和做法拿来,在现有的机制和平台基础上形成一些共识,有什么分歧和意见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沟通。这里面不一定特别强调北京一定要省级层面的参与,无论是县级市、地级市或者是直辖市都可以。
还有就是利益共享机制。最近看到报道说北京要把产业分布出来到别的地方,而北京市回应说没有这回事,这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一个地方的产业,哪些企业应该走,哪些企业不该走,不能由发改委来判断(当然发改委有判断的依据)。
    把产业转移的长效机制建立起来,让政府在正确的地方发挥作用,对于转出地而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首先要改变对工业超额补贴的传统,比如说要素资源这方面要有合理的政策,要使市场更加合理,在北京土地成本过高、劳动力成本过高、房价过高,企业呆不下去了,就应该到河北这些地方发展。社会保障方面,我们应该更加规范,应该合理地反映劳动力的成本。对于接受地而言,很重要的就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跟北京不能差得太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下降能够弥补要素成本的收益,这样的话可能企业才有意愿去转移。

    建立财税合作共享的机制,企业转移不再“一走了之”

    在财税方面,地方之间没有合理的分税机制,产业转移过程中,一个企业走了,所有的税收都跟着走了。能不能在国家税收法律的框架下,建立一种合作共享的机制,比如说央企,总部在北京,把一部分生产制造或者是研发功能转移出去以后,从合并报表的税收里面跟当地的税收利益挂钩。建立合作共享的推进机制,对推进企业的跨区域投资经营,是好的做法。其实国内有些地方,如珠三角已经尝试在做了。

    加强三个方面的政绩考核: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环境治理

    政绩考核在中国现有的发展阶段是不能回避的问题,虽然它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但是确实是一个催化剂。在政绩考核方面,我们去年搞了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布局的研究。下一步的政绩考核三中全会里面提到了,我觉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当中,对这些地方行政官员的考核,应该考虑对区域内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均等化的考核。还有就是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节能减排的任务已经非常严峻了,“十二五”后期可能要加大力度推进,对产业过剩、技术创新实现协同发展要在地方政绩考核中有所体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要建立一些指标,要能够去衡量这些东西,要建立统计检测机制,明确具体问题出在哪里。以后无论是三地联动或者是在国家层面建立一种机制,这些都是应该是考虑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