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京津冀一体化论坛 >> 专家支招 >> 张贵(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 >> 阅读

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大的使命是什么

2014-04-22 10:21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zhangyy
分享到: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张贵教授

最大的使命,我概括了一下有两个,一个是它的功能疏解,还有就是新增长点的培育。功能疏解其实是两个层面,现在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北京的城市功能疏解。在一体化过程当中,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北京的城市功能疏解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四种产业和功能——

传统的制造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环境污染能耗高的产业,以及非首都功能的部门和事业单位,还有总部经济。其实在天津也类似于这样,这些产业其中有一部分已经进入低端了。随着天津市功能的提升,结构的优化升级,现在看是中高端的在未来几年也会面临这样的疏解问题。

新兴市场的培育,这里面最核心的是两个,一个是京津双城的培育,关于京津双城记,它的抓手就是京津科技新干线,这里面主要是原来中关村,原来的京津唐高速公路,沿着这条主要的交通干线下去以后,串联起来的工业园区、科技园区,以及城镇园区,这些就是它的空间载体。它预示着我们双城能不能承载未来国际的大都市,以及我们在这个地方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以我们叫它科技新干线,现在叫它创新共同体,这是最核心的。

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制约京津冀一体化和协同发展的恰恰就是河北省,河北省要在培育新增长极的过程当中涉及到两个层面,一个是它的11个地级市,最重要的就是廊坊、保定、唐山和石家庄,它们如何进行转型,如何提升和发展。还有一些在河北省整体规划当中,有一些新的增长区域,比如曹妃甸,还有渤海新区、第二机场河北部分、邯郸新区。

目前最大的瓶颈是什么

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大的制约瓶颈,是没有构建成一个富有活力、统一性、区域性的市场。表现为我们的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和迅速的集结,我们的生产活动不能对接协作,更不能互补互助。

造成这两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体制机制束缚经济发展,地方保护严重;国有企业占比比较大,民营资本比较少;特大企业比较多,中小微企业比较少;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区域性的市场游戏规则。

一体化协同发展做什么

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体化主要是做什么,我归纳一下主要是六个方面,分别是相关的规划、产业、城镇、交通网络、社会资源公共服务和统一的区域市场。

 一是相关规划,包括两个层面的规划,第一个层面就是大规划,大规划实际上是三个规划,一个是发改委层面上的战略性规划,还有就是国土资源的规划,还有城乡控制的规划,这三大规划没有对接,更不能统一,各自为政。剩下的就是这三个大规划下面的专项规划,比如说教育规划,科技发展规划,人才培育规划,以及其他的专项和重点规划,更不会在一起进行对接了。

在规划层面上,没有协同,没有对接,各自为政,这是影响京津冀一体化的主要的症结,也恰恰是下一步重要抓手。这三个规划和重点规划应该进行对接。目前,最迫切的就是河北的规划,当然规划何时出台就是三地的博弈。规划不切实际的出台或者是时机的选择不恰当,就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消息。比如说保定房价的上涨,就是河北城镇化规划过早的出台,造成了地价上涨。实际上,这为下一轮产业的转移和人口的迁移提高了成本,无论是地区功能的定位和未来规划的实施,都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二是产业的对接转移和协同发展。要通过过空间换发展,主要的思路就是北京和天津把目前三高一低的产业疏解出去,置换了新的投资和发展空间。河北借首都资源也承接一部分北京优质的资源和企业项目。

当然这个过程中,要更多关注增量,因为存量很难调整。目前不改变现有的体制,很多存量很难调整。比如北京大学不可能搬迁,但是北大下面设一个研究机构和研究院所,这个可以在天津的一些地方,也可以在保定的一些地方建,联合搞一些职业培训学院,服务当地的产业。

另外,关注北京的三次产业。其实制造业在北京整个GDP统计当中只有3500亿,不到1/5,这个体量无法完全满足河北的需求。反过来说第三产业,以及由第三产业带来的无形增值业务,这是当前容易推动的。

天津武清去年建了五个左右的园区来承接项目。北京和天津、河北之间可以共建园区,对这些模式可以进行探讨。还有就是县区之间进行对接,武清区和中关村进行对接,类似这样的城镇对接。

天津也面临着优势支柱产业的升级改造和转移的问题。河北承接是最关键的环节,由于河北的产业结构,是以重化工和重装备为主的,占到了整个工业比重的81.8%,这样让它去承接,其实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河北面临着转型提升,转型提升是更好的为了承接产业的转移。京津冀一体化是河北发展最大的契机,但是它不能完全靠这个契机,它必须找到自己的主导产业和自己的未来。

三是关于城镇问题,我非常赞同前面专家谈到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的比例,北京和天津分别是86.2%和82%,河北增长很快,但是它只有48.13%,远远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京津冀区域中缺少了一些300万以上特大城市,现在大一点的就是石家庄和唐山,它远离北京和天津。所以要和新型城镇化结合在一起,寻找新的增长极。

四是交通基础设施,这个涉及到四个方面海陆空地,海是港口方面,陆包括交通,也包括铁路、公路和轨道,空就是空港,地就是地铁和轨道。

五是公共资源功能换位,在疏解过程当中必须把优质的资源向河北落差比较大的进行疏解,并且进行辐射和转移,河北也面临着这样的功能再造,一个是北京和天津要延伸出来。

六是统一的区域市场,要统一市场进入的门槛,现在三地之间是不一样的,很多政策完全是各自为政。比如说水泥和钢材,要进入河北,河北要检验,进入天津以后天津也要检验,所以要统一门槛。一定要引导民营资本,加大对民企支持。

保障措施和一些建议

这个方面我主要谈三点,我们前面讲到了产业,讲到了功能疏解,真正要做实际上可以操作的,现在最容易做就的是建立区域产业合作基金,包括公共服务,它完全可以统一支配。建立区域生态的修复共建补偿基金,这样就回避了各个地方原来为了生态的问题进行打架。

决定京津冀一体化能不能成功最关键的就是体制机制建设,也就是总书记2月26号讲话里面谈到的。我非常赞同前面的专家谈的要建立这样的管理机制。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高层协调机制,三地还是屁股决定脑袋,争抢项目,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