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观点 >> 专栏作家 >> 王鹏权 >> 我国外交新开局 >> 阅读

我国外交新开局

2013-10-15 10:12 作者:王鹏权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tianye
分享到:

文 王鹏权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展开了密集的外交活动。其间展示出的外交自信与全球视野、不回避热点的外交风范,以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展示外交自信

3月全国两会结束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俄罗斯和非洲三国、出席金砖国家峰会;5月31日至6月9日又访问拉美三国,并在美国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会晤。期间,习近平还在博鳌论坛上发表了“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在国内会见了多个国家领导人与高官。

在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中,习近平纵论古今,介绍我国的发展成就与经验,展示了充分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与此同时,习近平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清晰地将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公之于世。他在博鳌论坛上演讲时表示,中国将大力促进亚洲和世界发展繁荣、坚定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积极推动亚洲和世界范围的地区合作。

展现全球视野

除了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活动,新一届领导人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国;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访北欧三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到访拉美;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访问津巴布韦,并前往埃塞俄比亚出席非盟峰会。此外,外交部长王毅访问泰国、印尼、新加坡和文莱,展开沟通与合作之旅。

期间,在巴以两国领导人几乎同期访华时,我国积极开展劝和促谈。加上法国、希腊、塔吉克斯坦、乌拉圭、斯里兰卡、埃塞俄比亚等国领导人访华,以及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高级官员访华,使我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渠道更加多元畅通。

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开局之旅,3月下旬习近平主席的出访表现出明显的全球视野。首访俄罗斯,着眼的是周边环境和大国关系;出席金砖峰会,着眼的是当今世界快速上升的新兴力量;访问非洲三国,着眼的是发展中国家这一我国外交的根基。这次开局之旅,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战略擘划,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充分结合。

此后展开的外交活动也在说明我国外交的全球布局与创新。领导人出访脚步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南美、北美,其中不仅包括美国、俄罗斯、德国等大国,印度、巴基斯坦等邻国,而且包含非洲和拉美多个发展中国家,覆盖全面且重点突出,体现出中国作为大国所具有的广阔视野。

同时,我国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外交形式的创新。除了中美国家元首的“庄园会晤”之外,习近平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期间与圭亚那及多个加勒比地区国家领导人的会晤,实现了外交形式的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外交效率。

不回避热点

在密集的外交活动中,我国不回避热点与难题,而是以增进政治互信为基础,共同寻找解决之道。李克强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演讲时说:“对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我们没有回避,一致同意继续推进边界问题谈判进程。”在找到彼此都能够接受、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之前,“要完善处理边境事务的相关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妥善管控分歧,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既说明了中印双方达成的原则共识,也非常务实地提出了当前的主要工作。

同样,王毅5月初访问东南亚四国时明确表示,中国新一届政府愿把东盟放在周边外交的首要和优先位置,坚定支持东盟的发展壮大,坚定支持东盟推进共同体及一体化进程,坚定支持东盟在地区合作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中国不回避热点的外交风范,使近年来屡次被人鼓吹的所谓“被包围论”不攻自破,成为中国外交自信的重要体现。

通过外交活动,我国传递出的另一个信息是,虽然世界面临着经济低迷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但是通过合作共赢增进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动力仍在上升。习近平在博鳌论坛上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遍布全球的众多发展中国家、几十亿人口正在努力走向现代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这意味着,与发展中国家群体崛起的历史趋势并行的是,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特征将越来越明显。

习近平访问加勒比地区时,拓展了我国与加勒比地区国家经济合作范围,从基础设施、旅游业延伸到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中美元首第二场会晤重点讨论了经济问题。双方认为,中美应抓住当前两国经济调结构、促增长的契机,进一步发挥互补优势,挖掘新的合作增长点,推进中美经济关系迈上新台阶。

李克强访印期间明确指出,中国愿启动中印区域贸易安排的谈判。随后的瑞士行程不仅与中瑞自贸区谈判有密切关系,而且通过参观家庭农庄、在瑞士金融界人士午餐会上发表演讲,李克强有针对性地推进了中瑞贸易金融合作。访德期间,德国表示愿采取坚决措施反对欧盟对华无线通信设备产品进行“双反”调查。王毅出访东南亚四国期间,同样结合各自发展战略,明确了中国与各方互利合作的方向和路线图。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一系列的外交行动,展示了中央领导人对我国与世界关系深刻变革的积极适应。过去十年,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不仅导源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就,而且导源于世界政治经济形态的历史性变迁。

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与美国经济总量的差距不断缩小。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需要走出去、引进来,与世界深度融合。其中,处理好大国间的关系,依然是我国外交的关键。

世界政治经济形态的演变,正在推动大国行为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大国是什么?从军事的单一标准到军事、经济、技术并重,再到文化影响力与国际制度创设能力的新指标,大国概念不断演变。推动大国概念演变的,是世界政治经济形态从零和到双赢的制度变革,是国际政治格局从不均衡向相对均衡的不断演变。

20世纪发展中国家的觉醒与群体性崛起,使殖民成为历史。在此基础上,大国成长路径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英国式扩张、美国式渗透向探索自身现代化模式的方向转变。大国普遍将视角转向国内发展,将国家的崛起建构于解决自身发展难题的基础之上,而非无理的扩张与零和的博弈。

与此相应,大国对外行为开始真正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出现了新的特点。新型大国关系正是中国适应时代发展提出的外交倡议。访美期间,习近平明确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即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就如何将新型大国关系精神贯彻到中美关系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提出了四点建议,一要提升对话互信水平;二要开创务实合作的新局面;三要建立大国互动新模式,双方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保持密切协调和配合,加强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四要探索管控分歧新办法,积极构建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适应的新型军事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将成为我国外交话语权的生长点,推动我国与其他大国务实合作、参与对方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政治互信,为共同解决国际热点问题奠定坚实基础。(写于2013年6月25日)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

王鹏权

《半月谈》编辑室编辑,负责国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