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观点 >> 专栏作家 >> 孙爱东 >> 期待“择校费”禁令能收到成效 >> 阅读

期待“择校费”禁令能收到成效

2013-10-22 09:51 作者:孙爱东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孙爱东
分享到:

前不久,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审计署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其中,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占坑班”和以跨区域为名收取的“择校费”再度成为重点治理对象。

择校问题,由来已久。家长不满,舆论也多有批评。对此,教育部门也是三令五申,隔三差五出台各种规定,要求禁止择校乱收费。比如,2010年11月,教育部曾出台十项要求禁止择校乱收费;2011年2月,教育部提出要大力整顿“占坑班”“择校费”等问题……可现实是,一些地方,特别是大城市的择校问题不仅没有随禁令的颁布得到制止,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一些名校的择校费也是节节攀高。
 

禁令年年出,为何难落实?个中原因,大家已经分析得很清楚,择校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面对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家长都拼命争抢。僧多粥少,学校也为难,正如南京一所知名小学的校长说:“每年方方面面找来的关系太多,学校只能用‘经济杠杆’来调节,要不然没办法安排。” 

实际上,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办法也很明了。那就是必须从根本上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真正让优质教师资源在校际之间流动起来。在推行教育均等化、取消“择校费”方面,安徽铜陵等地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样本。铜陵的成功之路,就在于将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向薄弱学校倾斜。首先,教育经费不再偏向重点学校,而是向相对薄弱的学校倾斜;其次,校长、师资在各校之间轮换,优秀的教师优先安排到薄弱学校;再次,重点高中的招生名额平均分配给各个初中,消除各初中的“产出差异”。同时,为了让教师安心,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对前往薄弱学校支教的教师给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的政策倾斜。 
 

铜陵模式告诉我们,遏制择校风,根本不在“择”而在“校”,择校现象的源头不在家长、受教育者,而在教育管理者本身。实践证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地方政府足够重视,还是能够解决的。所以,要解决择校乱收费问题,不仅要教育部出台文件,更需各地拿出具体措施,否则难以落到实处。这考验的不仅是政府的智慧,更是政府的决心。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

孙爱东

半月谈杂志社编委、新媒体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时政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