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观点 >> 人物 >> 张亚勤跳槽百度:与李彦宏野心不 >> 阅读

张亚勤跳槽百度:与李彦宏野心不谋而合

2014-09-17 21:40 作者:孙冰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编辑:xiaoxiao
分享到: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 摄

9月9日,微软公司正式确认: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博士因个人原因离职,并由衷感谢他在过去16年间为微软所做的贡献。9月10日,百度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张亚勤加盟百度,出任总裁,负责百度的新兴业务。

尽管有些突然,但这样的消息并不会令人感到意外:张亚勤离开微软在料想之中,只是时间问题,而加入百度似乎也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微软之路为何终结?

张亚勤在微博上转发了微软官方宣布自己离职消息的微博后写道,“我用了16年的时间,完成了加入微软时对公司的承诺。”他用“使命达成”四个字来解释自己选择离开微软的原因。“我一直都不是安于现状的人,过去16年,一直在忙碌状态,所以没有卸下重担的理由。但既然当初的使命已达成,我想也应该是我开始新的探索的时候了。”他说。

其实早在三年前,就有过张亚勤可能离职的传闻。2011年11月18日,张亚勤发表了一条引发广泛猜测的微博:“这个星期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feel so relieved。”作为张亚勤曾经的同事,李开复很快就在微博上回复:“恭喜+祝福。”尽管随后不久,张亚勤就澄清说这只是误会。

而在此次离职之前,张亚勤就离职事宜进行了一次内部问答,在问答中他也透露,他确实三年前就曾与史蒂夫·鲍尔默聊过,但没能走的原因是“还有一些工作等着我和同事们携手完成”。如今“使命达成”,张亚勤可以开始新的“理想和事业”了。

9月3日,张亚勤出现在了百度世界大会的现场,而在之前历次的百度世界大会上,并没有来自微软的高管参加,而且百度副总裁王劲在谈及百度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时,还打趣说:“虽然亚勤坐在台下,但我还要说百度对世界杯的大数据预测可比微软、谷歌要准确。”这让记者颇感意外。而随着张亚勤加盟百度的消息落定,一切就万分合理了。

“亚勤出微软,一个时代的结束!”张亚勤的老同事,前微软亚太研发集团CTO、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现金山软件CEO张宏江在微博中表示。张宏江离职之时,张亚勤曾表示“难舍知己”。

有人将张亚勤的离职视为两个时代的终结:PC的黄金时代和外企的闪耀时代。一方面,微软作为昔日的PC巨头如今已经很难再让人有兴奋的感觉,自然少了吸引顶尖人才的魅力,而且从微软的全球架构来说,年仅48岁的张亚勤也确实没有太多上升的可能;另一方面,外企在中国已经远没有了昔日闪耀的光环,反而是本土互联网企业的吸引力正在日益强大,甚至吸引了全球顶尖公司的顶尖人才,前谷歌全球副总裁、安卓团队的二号人物Hugo Barra加盟小米,前谷歌大中华区总裁刘允加盟360,原谷歌投资者关系高管简·彭纳加盟阿里巴巴……

“我觉得、我也相信,接下来的10年,将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走向世界的10年。”张亚勤在之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或许这也是他最终选择了一家本土互联网公司的原因。

“科学家”总裁

1966年,张亚勤出生在山西太原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几乎过目不忘的他在学习上得心应手、屡屡跳级,11岁便初中毕业。1978年,12岁的张亚勤以数学满分的成绩通过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考试,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大学生。这一年,由于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被称为“科学的春天”,而张亚勤所在的中国科技大学第一届少年班,是当时轰动一时的“神童班”,88名全国选拔出的神童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超级偶像”。

1986年,年仅20岁的张亚勤就已经获得了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之后,他远赴美国,来到乔治华盛顿大学攻读电子工程。仅仅三年时间,他就拿到了博士学位,而且他的博士论文也成为了乔治华盛顿大学历史上唯一一个满分的博士论文,而当时,张亚勤只有23岁。

毕业之后,张亚勤先后在美国两个著名的实验室工作。1997年,31岁的张亚勤当选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 Fellow),这是全世界电气和电子研究领域最高的学术荣誉,而这也使得张亚勤成为了IEEE这个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古老协会中最年轻的院士。

1999年,张亚勤加入微软公司,之后很快成为微软中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并在2004年升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2006年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成立后出任主席。

张亚勤不仅是微软公司里级别最高的华人,也是微软智囊团的核心成员。比尔·盖茨更是十分赏识张亚勤,在微软内部有“拜师结对子”的传统,而张亚勤的导师正是盖茨本人,在盖茨从微软退休的告别晚宴上,唯一邀请的华人就是张亚勤。

尽管已经转型为公司高管,但是张亚勤作为一名科学家的成就依然无法被忽略。到目前为止,张亚勤已经在世界工程界最权威的杂志《IEEE Transactions》上共计发表过论文100余篇,其他国际期刊发表400多篇,还拥有60多项美国专利,数十项技术创新成为国际标准……这些都是很多同行一生都难以企及的数字。

张亚勤能为百度做什么?

张亚勤是一位科学家出身的管理者,是一个典型的技术派,而新老板李彦宏也是一样。与沉醉于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家们不同,工程师出身的李彦宏笃信的是只有技术创新才真正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而百度也一直都是一家以“硬技术”创新驱动的公司。

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大胆预言: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行为将会发生质的变化,未来5年,使用语音和图片进行搜索的请求量将超过50%,会超过纯文字的请求量。但是这意味着需要对搜索技术进行颠覆式的创新,用全新的技术打造一个全新的百度。

今年5月,百度公司宣布成立百度硅谷实验室,并请到了世界三大人工智能专家中最年轻的一位吴恩达全面负责,在此之前,吴恩达是“谷歌大脑”(Google Brain)项目负责人,这是中国互联网公司迄今为止引进的最为重量级人物。

吴恩达的加盟也使得“百度大脑”的计划逐渐浮出水面,李彦宏对外界透露,目前,“百度大脑”项目中人工智能的计算系统的智力已经相当于两到三岁的孩子。而百度的终极目的就是把百度大脑植入到越来越多的软硬件和互联网产品中,李彦宏把这一策略称为“Baidu inside”,类似PC时代的“Wintel inside”。在这背后无疑需要复杂而庞大的技术积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挖掘、语音识别、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诸多前沿科技方向。

而这与最近几年张亚勤所主导的研发方向和关注的焦点领域有惊人的重合。在国内云计算和大数据行业中,张亚勤一直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张亚勤本人也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他近期的精力主要集中于人工智能的开发,他预测人工智能是比移动互联网大10倍的市场。“未来5至10年,机器的智能会超过一般人,20至30年可能机器本身的智能会超过人整体的智慧。”张亚勤的这个大胆观点被业界广泛引用。

特别是前一段时间曾经火爆微信的微软智能机器人“小冰”,其实就是微软人工智能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她结合了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这与百度未来搜索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趋于一致。

目前看来,张亚勤的理想与李彦宏的野心不谋而合,但微软和百度毕竟是非常不同的两家公司,抛开业务方向、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等等不谈,即使是在张亚勤最擅长的研发上,微软的研发模式与百度的研发模式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正如搜狗CEO王小川所提出的担心,微软研究院的立项到产出需要3至5年,而互联网公司的研发则需要极速的市场应变,从市场需求出发推出产品快速迭代,驱动后面的技术研究快速灵活,这对于张亚勤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但无论如何,张亚勤、吴恩达等世界级顶尖人才的加盟足以彰显出李彦宏对“新百度”的决心与信心,而充斥着无限可能的中国互联网或许也将成为张亚勤这位“传奇天才”的另一个辉煌之巅。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