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观点 >> 人物 >> 老孟,一位高墙内检察官的坚守 >> 阅读

老孟,一位高墙内检察官的坚守

2014-09-01 09:25 作者:王春燕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tianye
分享到:

 国字脸、两道剑眉、高大身材,无论是否穿上检察官的制服,孟志春都是一脸正气,标准主旋律电影里的正面形象。在很多人眼中,他也的确是一名令人信服的好检察官。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小黑河地区人民检察院驻呼和浩特第三监狱监察室主任,老孟在这个岗位一干就是十年,默默书写一名派驻高墙内的基层检察官“平凡中的不平凡”。

在呼和浩特第三监狱食堂,孟志春正在查看饭菜准备情况。王春燕 摄

一干十年不怨苦

2004年,老孟被任命为第三监狱监察室主任。在他之前,已经有4任主任仅工作一两年就申请调岗。说来也可以理解,第三监狱位于呼市托克托县郊区,距离呼市市区近百公里,每天通勤往返至少需要3个小时。

当派驻任务交给老孟时,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上有老、下有小”。但说起当年的选择,老孟非常淡定:“工作总得有人去做,凡事不能只想着自己。”

到第三监狱工作以来,老孟没有选择天天通勤回呼市的家,而是工作日吃住在监狱,周末才回家。如果遇上突发状况,连续几周工作在监狱是常事。说起这些,老孟轻轻地摇摇头,淡淡一笑:“工作辛苦些,这不算什么。”

说起对家人的亏欠,老孟的眼神有了变化:“亏欠家里的太多,能补偿的就尽量补偿吧。”派驻第二年,老孟的父母在两个月内接连病故,老孟都在第三监狱忙碌而无暇顾及。

老孟对父母的愧疚,同事高文山最有体会。2007年的一个周末,老孟和同事在单位加班,高文山接到母亲想要花肥的电话。忙于工作的他简单敷衍了几句,就挂了电话,老孟却不声不响利用晚饭时间买了袋花肥,交给他说:“赶快送回去吧,像我现在想给老母亲尽点孝道,都没有这个机会了。”

监督时刻不放松

派驻检察官的主要职责是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进行法律监督,通过依法履职,让受到刑法处罚的人不能逃避处罚,同时也依法保障那些在服刑期间改造好、家庭困难及老弱病残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吃在第三监狱、住在第三监狱,老孟与狱警们相处的时间,远超过和亲人相聚的时间。如何做到“监督不伤感情、配合不失原则”,考验的是他的“智慧”。有人开玩笑地说:“别的检察官是‘谁不熟查谁’,老孟是‘跟谁熟查谁’。”

事实确实如此。2007年5月,老孟在对监狱二号门进行例行安全检查时,听到门外等候拉砖的司机们议论:工地有的一块砖给一毛一,有的给一毛,贺科长能给咱们结九分就不错了……

凭着高度的职业敏感,老孟断定,这其中必定有“猫腻”!接下来的几天,老孟不动声色地进行线索摸排,不久就获取了监狱原销售科长贺某某涉嫌职务犯罪的重要线索。在侦破过程中,他充分发挥自己了解场所情况的优势和熟悉司法会计业务的专长。在他的建议下,侦查人员从纷繁琐碎的账目中发现了蛛丝马迹,一举查获了这起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收受拉砖司机贿赂、贪污公款的案件。

就在近日,老孟利用下班时间入监舍检查发现,有80余名新入狱服刑人员睡觉的时候打地铺,休息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白天入监检查,服刑人员都在外参加劳动,铺盖卷都收起来了。”老孟说,只有晚上检查,才能发现问题。

针对老孟提出的问题,第三监狱狱政科科长何志亮表示会尽快想办法解决。尽管老孟总是给他“找麻烦”,但说起相识共事了十年,何志亮坦言公私分明是老孟的处事原则。“人是越来越熟,关系也越处越近,但老孟在第三监狱发现的问题不是越来越少,反而越来越多。”何志亮苦笑着说。

对于老孟的难,曾担任过派驻检察官的内蒙古小黑河地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刘和义感同身受。“派驻检察官工作范围广、工作量大是一大特点,但最难的地方在于监督监狱的工作。”刘和义说,天天见面都是熟面孔,还得冷起脸来找问题、提意见,这个“度”的把握不仅难,而且很关键。

对各类监管违法问题,老孟总是毫不留情。十年间,他在监狱行政、狱政管理、生产经营等领域共发现26起职务犯罪线索,积极协助自侦部门查办监管民警4人,其中2人受到刑事处罚、1人被开除、1人被辞退,监狱内的腐败行为被及时铲除。

维护权益不含糊

维护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是派驻检察官的工作范围之一。老孟用平等、尊重、真情赢得了服刑人员的信任,让“有困难找孟检”成为一句“说得出口、听得到响”的话,也让“好接触、挺亲切、没架子、谈得来”成为众多服刑人员对老孟的评价。

在办好了各项手续后,记者跟随老孟体验了一回他在第三监狱监区内的工作。

走进食堂,正是准备午饭的时间。老孟先是查看了当天的食谱,又去厨房查看了饭菜准备情况。在一盆切好的肉前,老孟皱起了眉头:“这部分肉皮毛没褪干净,怎么吃?”老孟叫来正在做饭的服刑人员,让他把这些没清理干净的肉皮重新褪毛。“饮食质量、卫生状况这些都要查,服刑人员有权利吃上卫生、可口的饭菜。”老孟说。

走出食堂,服刑人员姚某很自然地跟老孟打招呼。“我从来的那天就认识了‘孟检’,他对我们的情况都了解,而且很关心我们,只要我们有事,不管大事小事都可以找他谈,他从来没烦过。”姚某说,“孟检”是他们信得过的人。

在第三监狱服刑的刘某某,用一年多的时间研究,终于取得了一项国家专利,当时正值他要呈报减刑。对于相关减刑政策,第三监狱把握不准,无法确定减刑意见,但获得专利是否能给予减刑、能减多少,不仅对刘某某非常重要,也引起众多服刑人员的关注。

得知情况后,老孟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法院专门来第三监狱召开了现场听证会。经过查证,法院以刘某某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为由,给予他两年六个月的减刑。这也极大地鼓舞了其他服刑人员努力改造的信心,第三监狱快速生成了一股学科学、学技术的热潮。

十年中,老孟多次为家庭困难的患病服刑人员掏钱买药,为渴望学习的服刑人员买书找资料,为申诉无门的服刑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给家庭欲裂的服刑人员家属耐心做工作,帮助他们破镜重圆,为生活无出路的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发挥一技之长的工作……

在为服刑人员竭尽所能提供帮助的同时,老孟在核审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案卷材料时,却丝毫不讲情面,对不符合标准或伪造材料的案卷坚决不予签字。“法律规定该怎么办,就得怎么办,我没有权力改变,只有义务遵守。”老孟坚定地说。

每当节假日临近,老孟都会抓紧每一分钟加班加点核对每一份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材料。“我监督核对签字后,还要提请法院依法裁定。我这边得尽量抢出时间来,让符合条件的服刑人员能赶上和家人团聚。”老孟的“法不容情”里却又有着别样的铁汉柔情。(记者 王春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