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观点 >> 人物 >> 吴宇森:中国电影不要急功近利 >> 阅读

吴宇森:中国电影不要急功近利

2014-05-08 16:26 作者:孔祥鑫 赵琬微 来源:《环球》杂志 编辑:tianye
分享到:

“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典礼,已经非常国际化了,绚烂的3D立体效果达到了美学最高标准,开幕式上梅兰芳、卓别林、俄国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对话的环节,艺术地表现了电影历史,我很惊讶,一个电影节短短几年间能有如此大的进步……”

4月16~23日,北京国际电影节迎来第四个年头。评委会主席吴宇森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专访时,对本届电影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吴宇森眼里,中国电影的硬件也如此次电影节一样绚烂夺目,但在题材选择和表达方式上,还需要继续加强。

很多中国电影只看到了眼前利益

《环球》杂志:作为评委,你对于今年入围“天坛奖”的影片有怎样的评判标准?在你心目中,什么是好电影?

吴宇森:入围“天坛奖”的15部影片是从800多部电影中选出来的。影展、获奖会左右年轻导演的创作方向。一个导演的影片拿奖后,其他年轻人就会觉得像他那样拍就会拿奖。因此,作为评委会主席,应该关注电影市场,对评奖的引导性负责。

我们几个评委用投票的方式来选定大家心目中的最佳影片等奖项。我希望题材能够打动更多观众,在未来帮助中国电影事业。我们几乎都认为,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入围的这些影片更加关注电影市场,每部片子都有各自的主题和特点。

《环球》杂志: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获得了世界电影人的关注。你认为中国本土电影与欧美成熟电影产业相比,还存在哪些差距?

吴宇森:曾经有人跟我说:吴导,你不用那么费心拍戏了,现在你很有名了,随便拍一个烂片都可以赚钱。我听了以后很伤心,国内现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情况太多了。目前,中国电影的拍摄方式、技术手段都可以和好莱坞相媲美,但在题材选择和表达方式上还需要继续加强。比如历史题材,好莱坞可以用一个包装非常巧妙的技巧,让不同种族的人都能够了解、欣赏。

在好莱坞或者欧洲,电影人比较团结,很多不同类型的电影,动作戏也好,文艺片也罢,都可以共存、共荣。相比之下,中国电影的发展现在还处于“一窝蜂”和急功近利的阶段,很多电影还只看到了眼前利益,没有真正了解观众的需求。

《环球》杂志:如今出现越来越多的“合拍片”,这股热潮对本土电影有什么影响?

吴宇森: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希望来中国交流的导演很多,这也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作为世界瞩目的电影市场,可以借此让内地电影工作室和年轻人感受到更多国际化的、被观众所期待的好电影。平时观众所能看到的国产电影,大多是一些喜剧、情感类的影片,而真正关于人性、社会的好电影十分缺乏。一些国际交流的机会,比如北京国际电影节,能够为观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海外电影,对年轻导演的创作也有很大的鼓励作用。

用西方的技巧注入东方的精神

《环球》杂志:你的很多电影在好莱坞也很受欢迎,可否分享一下其中的经验?

吴宇森:《喋血双雄》是我走入好莱坞的第一部片子。1993年,这部片子把复拍版权卖给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对方跟我要剧本,但是我说,我没有剧本,其实真的连一个完整的大纲都没有。这是我创作的最自由、最无拘无束的一部影片,并没有想着该如何走进好莱坞。一部电影受到外国观众欢迎和喜爱,不需要他们懂得语言和文字,也一样可以让他们感动和欢笑。这里面就需要强调表达技巧和演出方式,要让电影的表达方式跟西方一样,用西方的技巧,注入东方的精神。

《喋血双雄》得到了西方观众的高度认可,它的拍摄方式和剪辑技巧在法国甚至被拿来做教材。电影的内容很东方,但我拍这个戏用了很多西方技巧,都是我摸索很久才总结出来的。我要求中国演员的表演要让外国观众觉得自然,像周润发的表演就很像西方演员。

其实,东西方世界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比如,对“英雄”的理解差别不是那么大,在精神层面相似,但表达方式不同。中国英雄往往强调牺牲精神,美国英雄比较兼顾自身安危,自己的力量不够,就不会帮助别人,但基本上大家都有仁义心肠、侠客精神。

《环球》杂志:现在我们的本土电影在海外受关注度很小,你认为存在哪些问题?

吴宇森:拍一部电影,不要老想着“走进好莱坞”,而是要把自己的电影拍好,自然就“走出去”了。目前我们的电影的表达方式还是欠缺自然,没能打破文化这个隔阂。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海外宣传做得不够好。有很多国内观众了解西方文化比自己文化还要多,但是外国人很少了解我们的文化,是因为我们宣传不够,人家自然不愿意来看我们的电影。美国电影在不同层面都在表现文化,即便他们不是在描写美国英雄,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种情怀。我们在这方面缺乏一种推销和渗透的力量。

年轻导演知道观众需要什么

《环球》杂志:你对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趋势有怎样的判断?

吴宇森:这两年,一些演员、编剧纷纷以年轻导演的身份创作作品,一些年轻导演被大家认识,这是非常好的趋势。我很高兴看到文艺片《白日焰火》卖座。希望以后投资方会更有信心地投资文艺片,或者具有作者风格的电影。现在很多外语片进来,对我们有鼓励、激励的作用,也是我们借鉴学习的好机会。其实,大陆的观众非常渴望看自己的电影,但好片还是少,满足不了需求。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导演接班,去拍些不一样的电影。他们知道世界电影的趋势,知道观众喜欢看什么样的片子。

《环球》杂志:本土电影产业怎样才能更加成熟?

吴宇森:我们的电影在很多方面还是需要做一些调整和改进,比如说要有好的故事,要有好的包装方法,要有高超的表达技巧,演员表演也要有一些改变,应该尽量找到适合西方和东方合作的好题材。

中国电影要想更好地被国际所接受,还是那句话:用西方的技巧,注入东方的精神。要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接受中国电影,除了运用一些西方的拍摄和剪辑方式引起观众兴趣,更重要的是突出中国文化的特点。(记者 孔祥鑫 赵琬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