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观点 >> 人物 >> 同上讲台的古稀“神仙眷侣” >> 阅读

同上讲台的古稀“神仙眷侣”

2014-12-24 15:21 作者:张书旗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hanhaochen
分享到:

有谁见过讲课还带着老伴的?

吴乃虎教授不仅带着,而且,一带就是21年。

从1994年第一次共同走上讲台,吴乃虎和妻子黄美娟一直相伴讲课:他站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她坐在一旁聆听记录;他有时会跑题,她就马上“往回拽”;他转身写板书,她帮忙擦黑板;他课后答疑,她给他披衣倒水;为了给老伴减负,既是同行又是北大教授的她分担了考试出题与阅卷……这样一讲,就是21年。

最近,吴乃虎和黄美娟两位年过古稀的教授相伴讲课的照片在网上火了。两位老人执手白头的故事感动网络,“神仙眷侣”成了二老的新称号。

“现在年纪大了,更相依为命了”

吴乃虎身上有他们那一代科学家共同的特征:44岁公派出国,以访问学者身份苦学基因工程,1年后因成绩出色,美国康奈尔大学主动将他转评为博士后,而后他拒绝外国研究院邀请,毅然回国……任职中科院的吴乃虎教授,说自己有种使命感。教书育人,是为了报恩。

20年前的一个晚上,下课很久了,吴乃虎一直没回家。晚上10点多,一个同学打电话说吴老师还在给同学解答问题。当时,黄美娟就觉得蹊跷。在她一再逼问下,才知道吴乃虎因为心脏问题,被送到了医院。至今想来,黄美娟仍心有余悸。“从那次起,我就跟着他去上课。我也不怕丢脸。我给他擦黑板,他就可以多讲一点,多休息一会儿。”

吴乃虎和黄美娟并不适应被“曝光”。在他们看来,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因为是两口子嘛”,这句话被黄美娟一再重复着。

黄美娟说,“他爱教学,我自己在家看电视,也不放心。现在年纪大了,更相依为命了。”

平日里,他们的生活简单平淡,除了去讲课,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吴乃虎和黄美娟在写一本生物学著作。吴乃虎不会用电脑,黄美娟就自学着把吴乃虎的手稿输入电脑。

黄美娟说:“我觉得我们都很无所谓,我们只是踏踏实实讲课。最近这几周,手机都快被打爆了,确实不太习惯。”

吴乃虎和黄美娟退休后,家里有很多人劝他们别再讲课了,让他们回家享享福。但吴乃虎坚持要讲下去。这次在网上出名了,看到那么多学生的追捧,家人也“一反常态”,支持他们继续讲下去。

“要在以前,我就要抓住学生问了,哪个(同学把照片)传到网上的。不过这次报道的都是事实,我们凭良心,就看开了。”吴乃虎笑着说,“不过有人说我们在北大恋爱,那都是不可能的。我们是工作后才认识的。”

其实,吴乃虎和黄美娟的身上,是他们那一代人共同的经历:相识于革命年代,几十年风雨相伴,一起经历风浪,携手走过人生。

“我们那时候谈恋爱,没有现在这么浪漫。互相都称‘同志’,聊的话题也都是工作学习。什么‘亲爱的’都没写过。”吴乃虎笑着说。

执手近50载,直到现在,两位老人依然称对方为“老师”,相敬如宾,仿若初见。

“走红”是因为“代课”

在中科院的课堂上“走红”,其实是机缘巧合。

吴乃虎有个学生在中科院讲课。因为他要去美国深造一年,而当时他的课才刚开讲一个多月,实在没有办法,就“搬出”吴乃虎“救场”。

“找我代课,一个新的学科,带一两个课时,我还是比较能承受的,就答应了,”吴乃虎说。

然而,这一讲不得了,学生们爱听,学校就出面请他继续讲下去。“但我提了个条件,要让我的那个学生回国后继续开课。做老师的,把学生饭碗占了,我做不到。”最终,学校答应了吴乃虎,给他那个学生另开了一门新课。

吴乃虎说,“我现在讲课,把大教室换成小教室,也是为了给年轻人机会。要不然同学都来我这听课,年轻人那里没人,多不好看。要给年轻人机会,有机会才能讲好。”

“教书和挣钱,还是前者大”

在讲台上耕耘几十年,吴乃虎和黄美娟已是桃李满园。黄美娟说,“吴老师有个宗旨,技术是不保密的。大家评价都特别好,教学要求也是很严格的。甚至有时都快求学生了:你们要对得起谁谁谁啊……”

曾经有个北大的学生,因为住得远,经常迟到,后来吴乃虎就找人专门监督他,不许他迟到。也许,现在很多学生不理解。但是,在吴乃虎和黄美娟求学的年代,他们对于课堂是无比敬畏的,所以这样的思想一直在他们二人的教学中得以传承。

有一个研究院想请他过去,他担心被别人指挥不能专心做研究,拒绝掉了。他说,“我从科研单位退休了,可以写一本书教育无数的后人,而出去挣钱呢,不能让我实现这个愿望。教书和挣钱,还是前者大,所以我没去。”

在农科院讲课,吴乃虎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在中科院教学,他是“十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名师”之一。去年,中科院研究生院将他聘为基因工程首席教授。中科院研究生院成立30周年时,更是将“集中教学突出贡献奖”颁给他。“给我是特例,得连续讲课20年以上的才有,当时我没有讲够20年,因为学生反映我讲的好,所以给我了,”吴乃虎说。

“我们按照自己的良心教学”

吴乃虎热爱讲台,希望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教给学生。但是,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影响到校园,吴乃虎和黄美娟很痛心。

有一次在吴乃虎任教的一所研究生院,竟然七八个人串通起来团伙作弊。当时考试时没有被发现,但判卷时,有1个人名竟然有两份试卷。吴乃虎和黄美娟对照了笔迹也没看出来,后来他们上报给了研究生院。

有老师就带着两个学生来认错,但学生仍然撒了不少慌。后来瞒不住了,其中一个就到吴乃虎家央求,希望得到补考机会。吴乃虎果断拒绝了。

有一次上完课回家的路上,吴乃虎和黄美娟又被他堵住。眼见求情没用,那个学生就开始恐吓。吴乃虎见状更是忍不住怒火,“我很气愤,重申了作弊事件的严重性,破坏了院里的学习氛围,这个责任太大了。”在吴乃虎的坚持下,学校最终对那个学生做了处罚。

对此,黄美娟和吴乃虎一样坚持,“很多学校现在有学生给老师打分的机制。有的老师管得严,学生给一个低分,老师就不敢严格了。我们俩反正退休了,完全按照自己的良心教学,不在乎那些分数。”

吴乃虎说,“我教学时就跟学生讲开了。我教学,首先要对得起国家;二要对得起科学家的良心;三要对得起你们,还有你们的父母,所以,我要认真教书。你不好好学习,那我为什么要帮助你考试。”

这时,黄美娟从柜子里拿出一叠试卷,笑着说,“我们对学生严格的用意,学生也能感觉和体会得到。有的学生把感谢我们的话都写在考卷上,你瞧瞧……”

恩师的女儿也要严管

记者随手翻开书桌上吴乃虎的实验记录。字迹整洁工整,跟电脑排版的不相上下,很多内容都附带图表说明。吴乃虎说,“我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我的笔记这样,我就不能看见自己的孩子邋遢。美国的实验室很严格,你以为的那种民主都是宣传的,因为那些实验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所以人家很严格的。”

吴乃虎恩师的女儿曾经在他的实验室里学习。这个学生在家是掌上明珠,平时他们夫妻也把她当亲妹妹看待。可是,后来吴乃虎发现,她的实验笔记很粗糙,就很生气,坚持让她重做。那姑娘都吓哭了。吴乃虎说,“哭也没用,哭,我也要告诉你老爸。”

在吴乃虎的坚持下,她把实验重新做了一遍,最后把一个多月的实验记录都补上了。黄美娟补充道,“吴老师疼是疼,严是严,内心对学生还是很爱护的。事后,给那姑娘做了很多思想工作。”

后来,她去加拿大学习,因为在吴乃虎实验室受到了严格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在国外表现得非常出色。三个加拿大教授都要她留下读博士。而与她同去加拿大的另一个硕士研究生,因为轻视实验笔记等种种原因,几个月后就被退学了。

说起这些,吴乃虎很有兴致。黄美娟打趣道,“瞧把你乐的,你可以这么严格,但你不能让大家都像你一样。”

吴乃虎毫不退让,“作为科研人员,就必须这么严格。”

黄美娟笑着点点头,认同道,“所以我们要培养一个严格的科学家,写错了就不能涂改,要划了重新写。重要的实验结果都要运送出去存起来。很多年轻人都不理解。”

“培养爱国主义是每个老师的义务”

除了讲授教学任务内的知识,吴乃虎把“育人”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我的课堂还要讲爱国主义。”

吴乃虎经常组织集体活动,“爱国主义教育,花点钱不算什么。在我退休之前,(我和学生)去过万人坑和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还去过圆明园遗址。”

在圆明园内,他指着眼前的一片废墟对学生说:“这就是我们国家被英法联军毁掉的,你们要记住这些不堪的历史,如果你们不好好学习,真的对不起国家。”

吴乃虎还有个习惯,每逢重要纪念日,上课前都会提问,看看学生们是不是知道。

有一年的9月18日,他提问两个沈阳的学生。这两个学生竟然答不上来。“我内心就快要流血了,‘9·18’是国耻日,我们沈阳的学生竟然说不出来是什么日子!我当时在课堂上就很激动,这样的学生培养出来能干嘛啊?!”吴乃虎至今想来仍难平愤怒。

追溯过往,吴乃虎感慨万千。他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写成一副对联,“上联:读书写书教书一片丹心育英才;下联:青年壮年老年平生赤胆爱中华”。

“我觉得,每个人的爱国主义不是自发的,是培养出来的。培养爱国主义是每个老师的义务。我们不能培养特务,不能培养汉奸。我要把爱国教育重视起来,二十几年来一直这样。现在很多老师都忽视了这个。”说完,吴乃虎摇摇头看向窗外。

这时,黄美娟递来一杯热水给他,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眼前这两位白发老人,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刻意回避了记者关于“爱情”的追问。然而,他们之间,不经意为对方补充的一句话,对一件事默契地相互认同,还有彼此的一个眼神,为对方做的一个宽慰动作,这些自然流露,不正是他们给出的答案么? (张书旗)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