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观点 >> 人物 >> 孙建国:特警队“拼命三郎” >> 阅读

孙建国:特警队“拼命三郎”

2014-11-04 09:23 作者:罗艾桦 贺林平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tianye
分享到:

10月28日,来自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的100个爱民模范集体和100名爱民模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其中有一个1米90的大汉,眉目英挺,表情刚毅。

他就是广东佛山市公安局三水分局巡警大队特警中队队长孙建国。不管是多么急难险重的任务,他总是冲锋在前,化解各种险情,人称“拼命三郎”。

多年来,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获联合国颁发维和勋章以及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等殊荣。“把勇敢贴在前胸,把忠诚写在后背,把良心放在中间”是他时刻信守的座右铭。

永葆军人本色——

时刻怀揣对祖国的忠诚

转业前,孙建国是八一队的一名散打运动员,部队严格的训练、高标准的要求,培养了他过硬的政治思想品质和身体素质。2003年底,绿色的军装换成了湛蓝的警服。

2005年,广东省公安厅组建海地维和防暴队,从全省公安系统公开选拔一批优秀的人民警察为队员。孙建国第一个报了名,并通过联合国甄选。4月,他与战友一起飞赴海地,执行长达8个月的维和任务。深入任务区的战友最清楚,这是血与火、生与死的人生经历。

当年5月6日,一名法国女孩在海地贝莱尔地区被匪徒绑架,孙建国作为中国防暴队机枪手参加了解救人质行动。尽管机枪手所处的是最危险的位置,但他顾不上个人安危,勇敢还击,最终成功冲入敌人阵地,解救了被绑架的人质,并抓获涉案分子8人。事后,海地太子港地区警局局长托马斯竖起大拇指不住称赞。

从海地回来已近10年,他在维和期间膝关节严重受损,至今仍会隐隐作痛。每当他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却充满自豪:“记得在海地营区第一次升国旗时,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唱起国歌、流下眼泪。不出门不知道想家,出了国更知道祖国的可爱!”

甘当人民卫士——

为保大家平安不顾个人安危

“海地维和是短暂的,但当特警面对危难险阻却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每逢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孙建国总是冲锋在前,为保大家平安而不顾个人安危。”三水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杨日强告诉记者,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孙建国共参与抓获各类要犯423名,带队成功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260余次;协破各类案件650余宗。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社会矛盾也比较集中。特警作为承担对付劫持人质、涉枪、涉爆等恐怖暴力犯罪以及处置对抗性较强的突发性事件的攻坚队伍,更要经常面对危险,甚至是生死考验。

2007年5月1日晚上,一名疑犯抢夺金项链时,被民警追捕逃进一间摩托车维修店内。在与民警的对峙中,他用刀片划伤自己并狂叫:“我是艾滋病患者,谁上来我就传染给他。”孙建国赶到现场时,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现场秩序越来越难维持。孙建国灵机一动,决定假扮医生,并以包扎为由靠近了他。趁他稍微松懈之时,孙建国猛地将其摔倒,埋伏在旁的队友一拥而上将其制服。有人问孙建国:“难道你不怕吗?”他答道:“当时满脑子都是‘不能让他伤到群众’,根本顾不上怕。”

带好特警队伍——

做战友们敬重的“老大哥”

“孙建国素质过硬,为人朴实,待人真诚,有很强的责任心。”时任巡警大队大队长李东晓这样评价。“孙哥没有官架子,训练场上和我们一起练,生活中和我们吃住在一起,可干活时总是冲在我们前面。”这是突击队民警们对他的评价。

2013年2月25日凌晨,三水区某出租屋内,一名男子挟持人质在屋内点火,并叫嚣要点燃煤气瓶与人质同归于尽。在劝导无效后,孙建国决定带领特警队员采取强攻。趁疑犯走神瞬间,他冲入屋内,成功将男子控制,并从火中抱出两个煤气瓶,解救出4名人质。

战场上是榜样,平时生活中、训练中,他更是战友们敬重的“老大哥”。身为队长的他为带好特警队伍,始终把训练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是出了名的“黑脸包公”。他说:“训练就是个脱胎换骨的过程,脱不了3层皮就训练不出过硬的特警队员。”为了练就一招制敌的硬功夫,他带领民警长年累月摸爬滚打在训练场上,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由于从未离开特警岗位,1977年出生的孙建国,已经是特警队里的“老人”。年轻的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他却始终像个“铁打的营盘”,而特警队也成了藏龙卧虎之地,成为三水公安随时拉得出、打得响的拳头部队。(记者 罗艾桦 贺林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