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观点 >> 人物 >> 汉族村支书成了维族村民“主心骨 >> 阅读

汉族村支书成了维族村民“主心骨”

2014-10-13 02:47 作者:符晓波 贺占军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tianye
分享到:

20年前,张军夫妇来到南疆农村时,举目无亲。十几年后,靠着勤劳能干、热心助人,张军被推选为村支书,成为新疆阿克苏市122个村中唯一一名汉族村支书。

村民们说,“我们不在乎由哪个民族的人当村支书,只要对我们好,我们就拥护他”。在一个以维吾尔族村民为主体的村子里,张军全票当选村支书绝非偶然。如今,这个操着一口流利维吾尔语的山东大汉,依然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路上奔忙。他的抽屉里塞满了村民打的欠条,却从未催过账。

张军(右一)同维吾尔族老乡交流如何播撒化肥

“收成好了大家会主动还的”

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墩阔坦村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塔里木河上游,常年干旱少雨。村里共有113户人家,其中104户是维吾尔族,主要以种植棉花为生。2009年,张军当选村支书后,村里就有了一个听起来并不靠谱的规矩——种地打白条。

每到春耕三月,张军就挨家挨户统计村民需要的农资,再到城里统一购买运回,堆放在自家院里。第二天,村民们就开着一辆辆拖拉机前来,满满地装上一车运回家,足够一年用的。留下的,是一张张按着手印的欠条。

“春播时节村民手头最紧,大伙儿钱不够就种不了地,我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个头不高、操着山东口音的村党支部书记张军为了给村民垫付农资,抵押了自己的土地和房产,还四处筹集资金,欠下了100多万元的债。

如今,全村村民都已习惯在张军家里打白条,先拿农资,年底丰收了再还钱。如果收成不好,就自动顺延到下一年。“我从不催账,收成好了大家会主动还的。”张军说。

提起农资价格,村民吐尔逊•肉苏力连连称赞:“书记没有赚大家一分钱,他给我们的价格比市场上卖的还要便宜。”

在院子里的一间屋内,张军的爱人段琼操着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和村民统计农资数量和金额,仔细地记录每一笔账。拉开手边的抽屉,十几个账本塞得满满的,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

本可以过上富裕生活的小康之家却欠了一屁股债,妻子段琼多少有点担忧,话语里少不了埋怨:“有的年份收成不好,村民没赚上钱,欠的账还不上,我们就得继续借。”

“有时候我都是含着泪跟老乡说,你们一定要好好干,干得好你们的日子才能过得好,我们家的账也才能还得清。”段琼眉头微蹙,手上却不忘把赊走的农资一袋袋帮村民往车上搬。“老乡们很善良、很勤劳,有了钱第一时间就送过来,每年80%的账都能给还上。”段琼说。

“做当家人就不让大家失望”

1995年,张军夫妇来到墩阔坦村,靠在村里打临工,帮村民种地为生。当地维吾尔族老乡接济了他,有送煤的,还有送钱的。“赶上过节,维吾尔族老乡还做好饭菜送来。”张军说,老乡们非常淳朴,自己日子过得本来就不宽裕,还不计得失地帮助他人,让他很是感激。

2000年前后的南疆,村民对科学种田的认识不够,棉花产量很低。张军在劳作期间,格外留心新技术、总结新经验,在长时间摸索下,他总结出适用于当地的棉花种植经验,棉花产量在村里总是“出类拔萃”。

在政府支持开荒的政策下,张军率先承包土地,拿出多年积蓄,又向老家兄弟姐妹筹集资金,3年间陆续开荒600亩,后发赶超,终于奔上了致富路。

能把荒地种得有声有色,张军的成功激发了维吾尔族群众致富的信心。2005年,张军被选为农村致富带头人,还被推选为村主任。

上任后,针对一些维吾尔族老乡依然采用传统作业方式、生产水平低下的问题,张军挨家挨户地分享自己的经验。“自己日子过好了,看着曾经接济我的老乡还没过上好日子,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大家脱贫致富。”张军说。

后来,他让村里干得好的农民和技术掌握慢的农民结成科技互助对子,使科学种植技术得到推广。2005年之前,墩阔坦村棉花亩产200多公斤,两年后亩产达到了420公斤~480公斤。

在种植传统作物的同时,张军还帮助村民发展大棚30亩,推销农副产品6.5吨,大幅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与此同时,张军的付出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信赖,2009年,他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当选村支书后,张军把更多心思扑在了村民身上。他自掏腰包为村委会购置高音大喇叭、扩音器、话筒等设备;为加快新农村建设,他四处筹集资金30余万元为乡亲们建设富民安居房……

2012年,村里的孩子吐克逊•玉山考上大学,但家庭贫困上不起。张军来到孩子家里,给家长做工作,并主动承担他的学费。两年来,张军个人资助吐克逊4000余元,还帮他向有关部门争取了5000元助学金。

2012年夏,张军以全票再次当选为村支部书记。由于妻子患病需要照顾,他怕担不起重任,没有答应。没想到,村里十几位维吾尔族老人联名上书到镇里,说“以前的书记不为我们着想,张书记不一样,他不干不行”。

张军不得不再度挑起重担。如今,墩阔坦村村民年人均收入1万多元,在阿依库勒镇名列前茅。“既然决定做这个当家人、带头人,就不能让大家失望,当一天就要服务好一天。”张军说。

“如果张书记不干了,我们就去镇上告状”

不久前,张军和妻子从市区拉来一批农资,不慎将一袋化肥掉在了路上。村里18岁的维吾尔族小伙热合曼•阿不力米提看到后,知道一定是张书记家掉下的,就主动送了过去。

“别说是化肥,就是钱掉了,我也得送回来。”热合曼•阿不力米提说,“张书记处处为村民着想,我们也得为他着想”。

“以前,找村支书办事难得很,几天见不到人。张书记不一样,24小时都能找到他,就算到市区去了,听说我们有事,他也会第一时间赶回来。”村民吐尔逊•肉苏力说,“如果张书记不干了,我们就去镇上告状”。

采访期间,张军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他用维吾尔语跟大伙交流,必要时还亲自到村民家去看一看。他告诉记者,有时一天能接到村民100多个电话,大家找他开证明、出点子,大事小事都想听听他的意见。

“围绕村民的切身利益,多想法子、出点子,尽职尽责,群众就一定会拥护你,工作开展起来也会更加顺利。”张军说,村支书虽然不算个什么官,但肩头的责任大,“村民说我好,不是对我本人,而是对党和国家的看法。所以,我必须把工作做好”。(记者符晓波 贺占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