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观点 >> 人物 >> 新闻人范敬宜 >> 阅读

新闻人范敬宜

2011-05-11 07:02 来源:北京周报 编辑:maoyingying
分享到:

2010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9岁。“先忧后乐采编评凝心香一瓣哀社稷骤失大笔;掖幼领新诗书画继翰墨三绝恸江山长忆斯人。”这是后人对范敬宜深切的缅怀和对他新闻人生的最好总结。

范敬宜,字羽诜,1931年出生于江苏苏州,范仲淹第二十八世孙。他是中国当代备受尊敬的新闻前辈,新闻界都叫他“老范”。

“我从小就喜欢新闻。” 这是老范曾经说过的话。

十来岁时,范敬宜和家人住在上海一处名叫“静园”的里弄,由于经常看报纸,他对新闻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过把“办报瘾”,他自己用复写纸办了份《静园新闻》手抄报,专登里弄邻居发生的事情,每份报纸都有模有样地做了报头、报眼,编排也是按当时报纸时兴的形式,最后悄悄把报纸塞到邻居的门缝里。当然,与正规报纸的显著区别是,这位“记者”不敢署名。

匿名的《静园新闻》把里弄邻居搞得人心惶惶,直到一个姓王的报馆工作人员背着家人在小摊偷吃馄饨,被这个小“记者”曝光。后来被曝光的“王胖子”知道文章是范敬宜写的后,跑到家里对他问罪,并告诉他的母亲“你这孩子再不管教,以后要闯大祸。”

“王大胖子事件”后,创办几个月的《静园新闻》终于停刊,里弄邻居也松了口气。不过,新闻的种子已经在年少的范敬宜心中扎根。到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中文系时,他又当上了校报的编辑。毕业后,他背着家人跑到《东北日报》工作,终于真正圆了新闻梦。

报人老范 沉到基层为时代呐喊

老范与新闻有不解之缘,在“最可爱的人”的感召下,1951年大学毕业奔赴白山黑水,进入东北日报,即后来的辽宁日报当记者。然而,命运跌宕起伏,6年后被错划成右派,记者生涯中断20年。“文革”再遭厄运,被下放到辽西最贫困的农村建昌。

建昌10年,对他来说是生命中的浴火重生。他说,正是沉到社会最底层的那些年,才让他了解了中国的国情、民情,特别是中国的农村,也才真正意识到,“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

1978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回到辽宁日报社,重新拿起笔。他熟悉农村,深入农村,倾听农民的呼声,了解农民的实情,在农家炕头点灯披衣,挥笔写下著名的述评《莫把开头当过头》,回击了对农村改革的错误认识,旗帜鲜明地提出农村改革才刚刚开头。该文在辽宁日报首发,被人民日报作为头版头条全文转载,有力地推动全国农村改革的加速和深化。从此,他迈上新闻事业新境界,辗转历任辽宁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外文局局长、经济日报社总编辑。1993年出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1998年离任后担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追忆与老范共事的时光,十分怀念。他说,作为报人,老范有两个长处,一是会办报,二是爱办报。办报很辛苦,常熬夜,他那时已是60多岁的人了,但对办报兴趣浓厚,一心扑在上面,生活却很简朴、不讲究。

“那段时间我们共同完成多次重大宣传报道任务,相互尊重,相互支持,配合默契,被称为‘黄金搭档。”10月18日,邵华泽前去北京医院探望老搭档,“那时他精神状态不错,他对我说,在人民日报的日子是他最快乐的日子。”

在人民日报工作时期,他强调编辑记者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他说“人民日报能不能办得高出一筹,关键在这里”。

早在辽宁日报和经济日报工作时期,他就提出过“经济改革呼唤新闻改革”,并脚踏实地从读者最不满意之处改起。他说,读者最不满意什么?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活,他积极倡导“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锐意改革,曾将一封普通的读者来信《农民呼唤日用品市场“返朴归真”》,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他不遗余力抓精品,要求每一个编辑部门“把创精品作为自己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全社上下逐步树立起“精品意识”,报纸上涌现出越来越多引人入胜的稿件。

他十分珍惜时代赐予的宝贵机遇,从重返新闻队伍那天起,就一直没有停下过手中的笔,即使记者写稿的“蓝笔”换成编辑改稿的“红笔”,也没有停止参与采写,而且不择题材大小,不论文字长短,乐此不疲。他说他的动机很简单,既然改革开放的时代把“笔”还给了他,他就要不遗余力地用这支笔为时代讴歌,为时代呐喊。他常说,如果有来生,还要当记者。

新闻界大多都读过老范的《总编辑手记》,这是他在人民日报工作时期利用午休写下的值班手记,手记有感而发,点到为止,论述的却多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共性和一般规律,成为许多编辑记者的案头参考书。

清华范爷爷 面向主流培养高手

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们心中,范敬宜不是“范院长”,也不是“范总编”,而是敬爱的“范爷爷”。

2002年,范敬宜以古稀之躯,担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也是当时全国新闻院系年纪最大的院长。他说要把这里看作是新闻事业的延续,把自己一辈子的感悟、经验和教训,讲给学生听。他亲自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评论”、“新闻与文化”等课程。每次开课,他都认真地、一字一句地撰写讲稿;对每一位同学的作业,他同样一字一句批阅,直到因病离开讲台。

《乡村八记》的作者、新闻与传播学院07级硕士、人民日报记者李强说,“范老师对我恩重如山,我无以为报,我会永远记住他对我们说过的话,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不要只看到眼前的一平方公里,要经常了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的喜怒哀乐。”

经济日报记者乔申颖,曾是范院长的第一任助教,2001年到清华读研时,已经在一家省报工作了3年。新闻是她唯一的选择,但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让她迷茫。她说如果在清华依然找不到对新闻事业的归宿感,毕业后就不再当记者了。听了范老师的新闻评论课,她清楚地感觉到这就是她来清华要找的东西,懂得了新闻工作值得期待也需要坚守。乔申颖说,范老师或许不知道,他于生活的信仰,就像光源一样,对身边的人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党委书记胡和平在致范敬宜先生家属的信中说:先生不仅是声誉卓著的新闻工作者,也是卓有建树的新闻教育家。

在近百年中国新闻教育史上,以报人献身新闻教育的大家代为不绝,范敬宜当之无愧名列其中。

文场敬宜兄 诗书画相伴新闻人生

冯其庸说,他与敬宜兄是1948年在上海无锡国专的同学,从王蘧常、顾廷龙、童世业、周谷城诸先生学,遂成莫逆之交。敬宜兄是全班年龄最小的,国专毕业后,他又考入圣约翰大学攻外语,所以他的学问中外兼通,在同学中是很突出的。

在文化界,范敬宜被称“三绝”式人物诗、书、画无不精妙。2001年,《范敬宜诗书画》出版,选录了他从13岁起的约百件诗词、散曲、书法和国画作品。由此,许多人才知道,他于新闻之外,还有这样的“余事”。冯其庸先生对此大加推崇,称“范君诗书画一体,情文韵三绝”。季羡林先生更以“四绝”称之,理由是他还了解西方文化,古人难以望其项背。

范敬宜自幼多病,不能正常上学。母亲担心他一生虚掷,就让他拜师学画,延请著名画家樊伯炎先生为他开蒙,又拜著名画家吴湖帆为师,在老师的熏陶教导下,他在山水画方面打下基础。他天资聪慧,技艺进展神速,已故著名画家王簃惊叹,“此生将来必夺我画人一席地”。

他自谦不是画家,不是书法家,更不是诗人,只是一个老新闻工作者。他说诗、书、画作为一种“余事”,对新闻工作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经常在审时度势、谋篇布局之际,给以灵感和启发。

他对文风的追求是“感人之处在平易之中”。他说只有平易才能近人,只有近人才能感人。他的文集《敬宜笔记》大多为千字文,收集的主要是他1999年以后为《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敬宜笔记”专栏写的随笔,读来清新自然,犹与老友交心。

《范敬宜文集》也正在编辑中,目前已出版两本,《新闻作品选》和《总编辑手记》。后者已是一版再版,前者则是他在盛年期的代表性新闻作品。重读这些篇章,不仅能从中再次汲取新闻写作的养分,也更深切感受到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心路历程和中国社会的沧桑变迁。

在79年的人生征程中,范敬宜越陌度阡,孜孜不倦,迈上了一个又一个事业的高峰。他于几个领域都有建树,在报界为翘楚,在学界为名师,在文坛为大家。而他最痴情的,还是办报,历经磨难也割不断这一生一世的新闻情缘。

人物介绍:
范敬宜 (1931——2010),江苏省苏州市人。1951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历任《东北日报》(后改名《辽宁日报》)和《辽宁日报》编辑、农村部副主任、主任、编委等职务。

1983年调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1984年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任外文局局长。1986年任《经济日报》总编辑。1993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1998年起任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2年4月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兼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博士生导师。

2010年11月13日13时42分,范敬宜因病抢救无效,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79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