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观点 >> 评论 >> 善款被占用,该给网络慈善立规矩 >> 阅读

善款被占用,该给网络慈善立规矩了

2017-08-31 09:35 作者:高路 来源:钱江晚报 编辑:孔德明
分享到:

陕西渭南6岁男童鹏鹏被继母虐待,75%颅骨缺损。有自媒体写了鹏鹏的遭遇,获得7千多人打赏,共约十几万元。随后,该款项被此爱心人士据为己有,变成了她的稿费,由自己支配,引来了众怒。

在这件事情上,当事自媒体存在严重的操守问题,读者打赏,不是冲文章去的,而是冲需要帮助的人去的,当事人将其视为稿费收入,是混淆了是非。从法律上说,当事人开通打赏功能,以鹏鹏的名义寻求读者帮助,事后又据为己有,有欺诈嫌疑,这属于不当得利。

目前,受害者家属,相关机构也已经报警,但能否追回资金依然是个未知数。现在的打赏、个人捐款,基本上是直接打入对方账号的,这就给追讨设置了很大的障碍。钱一旦流入私人账号,就不得不用打官司的方式要回钱。个人去追诉,能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还是个未知数,哪怕法律支持还有个诉讼成本的问题,捐款额本来就小,不会有多少人为了这几十元几百元去打官司的,公益组织去追诉,那么谁来赋予他们提起诉讼的权利呢?

网络慈善缺一套行之有效的诚信约束机制。这种诚信约束机制一度也是电商要解决的难题。如何保证资金安全防止被欺诈,如何约束买卖双方,如何解决纠纷,现在看来,电商平台用好评、成交量、事后评价、第三方托管、无理由退货等机制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正因为有了这套解决方案,电商才在中国有了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

网络慈善不同于钱物交易的电商,但电商在解决诚信问题上的一些思路是值得借鉴的。现在是平台方没能履行起监管的责任,发起捐助的人获利容易,而捐助人的权利相当有限,双方处于严重的权利、信息不对等的状态,真假不明善恶不分,不出问题才怪呢。能不能引入第三方托管机构?网络的慈善一般都需要一个感人的故事,感动网友是分分钟的事,可是查验真相是需要时间的。比如罗一笑事件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从罗尔写下《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在网络上刷屏,一直到事件开始反转,质疑声不断出现。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整个活动募集到的金额就高达两百多万元。筹集资金的速度远远超过真相查清的速度。一些网络慈善事件,等你发现真相时,骗局已经完成。这就需要设定一个缓冲期。也需要给捐助方撤销捐助的权利。不得不说,这些营销“大师”,玩文字的高手,深谙读者心理、人性的弱点。很多人是被一时的情绪带动捐了钱的,可事后冷静想一想就可能发现很多漏洞,就可能没有那么冲动,应该像电商一样给一定后悔的权利,设定一定期限内可以撤销自己的捐款或者打赏。

有人担心设定缓冲,给足捐款者权利这会不会影响慈善的效率,网络慈善的特点就是在于快捷,大量转发,捐款大量汇集,第一时间解决受捐者的困难,一旦设定缓冲机制,会不会导致一些人得不到及时救助呢?罗一笑事件说明,在互联网社会大数据时代,要想隐瞒真相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有很大的概率在极短的时间找到真相,解决问题。

电商发展的良好态势和网络慈善如今的困境都提醒我们,诚信是个道德问题,但它更是个机制问题。互联网、移动支付、现代社交媒体的出现给了网络慈善极大的发展空间,这原本是好事,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人利用,就不可能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