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观点 >> 评论 >> 子房先生:中国可否从世界杯经济 >> 阅读

子房先生:中国可否从世界杯经济中取些真经

2010-06-14 21:37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yuanbx
分享到:

根据国际足联的预计,本届世界杯将成为最赚钱的一届世界杯,收入将超过30亿欧元。还有研究显示,世界杯除能为举办国南非带来不错的经济收入外,其他国家也都能在“世界杯经济”中分得一杯羹。啤酒、饮料、空调等企业更是早已充当起“前锋”角色,频频“跑位”推出各种营销活动,寻求“破门”赚钱的良机。

如今的世界杯早已不是当初只拥有足球和体育精神而毫无功利色彩的赛事,它已经成为一个“经济体”,几乎每一根毛孔都跟金钱有关。或许有些球迷不喜欢世界杯过度商业化,但不得不承认,没有商业化,世界杯绝对不会具有现在这样的影响力。商业需要有展现的舞台,世界杯就可以很好地扮演这个角色。

对比世界杯无与伦比的影响力、经济的辐射能力,中国的足球产业乃至体育产业无疑就是“小巫见大巫”。虽然我国体育产业30年来有了巨大发展,并且得到了不计其数的金牌,但是体育产业并不发达、全民健身做得也还不够好。

众所周知,当下的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期,在国家倡导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同时,被视为有望拉动几万亿市场的绿色“潜力股”的体育产业完全符合低碳经济要求。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空间,也是大势所趋。同时,通过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把人们的文化欣赏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

当然要想发展体育产业,还需摒弃一些错误的观念。其一,大量建设场馆并非体育产业发展之路;其二,重视引进国外赛事,忽视民族品牌赛事的培养;其三,发展民族体育产业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有重点开发对象;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手段,让投入体育产业的资本真正能够赚到利润,形成良性循环,吸引更多的资本进来,这才是体育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

另外,世界杯的吸引力不仅在于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一个巨大的赢利机器,更因为它承载了种种精神活动,在人类群体心理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体育如何在发展商业化的同时,附着更多的文化内涵,这也是中国体育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世界杯巨大的影响力,让它不存在“众口难调”的问题。在球迷尽享“足球大餐”、商家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笔者更希望中国体育产业能从中获得“真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