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崇德尚艺,抒怀为民 >> 艺术视界 >> 正文区

焦墨大师初中海

时间2015-11-18 15:55   作者: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网:

您能和我们谈谈中国书画的精髓是什么吗?

初中海:

中国书画的精髓那么就应该是笔墨了,黄宾虹先生讲过“章法面貌时刻翻新,笔墨精神千古不变”。作为中国画、中国书离开这支笔和墨那就大打折扣了。这个中国画是中国精神的大写意,那么什么是中国精神呢?儒家、道家和佛家就是中国精神的代表,他们的精髓就是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谈到“中国精神”,中国画的中国精神就是中国画的民族性。中国画的民族性那就是笔墨,没有笔墨别谈民族性,没有笔何谈墨。黄宾虹先生讲“笔要建勋于墨,墨要筑基于笔”中国画是讲内美的,内美便是来自于笔墨,没有笔墨何谈内美。没有笔墨那么谈的就是一种形式的美,甚至一种色彩的美, 一种章法的美,但是唯独中国画不讲这些。创作应该适当地有所想法,但是不能完全是为了想法而想法,这就是中国的笔墨。随着你在创作当中要激发你的情感,把你的情感要充分地调动起来,随时都在变化。这样出来的作品才有精神,才有感情,才有韵致,才有境界。否则作品出来恐怕就很死板、僵硬,就没有什么精神,给人就没有可观之处。潘天寿先生讲过“书入画是高度,画入书是极致”这句话是说用书法的笔法入到画中去本身就很高了,绘画要达到书法的程度就达到极致了。 

半月谈网:

您觉得您现在到了哪个阶段呢?

初中海:

我现在还没到那个程度,还在修炼的阶段,但是我是力争要以书入画,最终要达到那种极致。谈到这个问题,我的绘画很不入世流,和当代大部分的画家是很不一样的。首先我的绘画风格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我传承的主要是从黄宾虹先生的很多的作品当中吸取他的画理、学习他的画法。我为什么画焦墨山水呢,我就喜欢这黑白,这是自己的感性、自己的情感。那么我的这个焦墨作品是从黄宾虹晚年的很多很多的作品当中进行学习学习他的画法,然后又上溯到明末清初的渐江、陈随。渐江是新安画派的领袖人物,也是黄宾弘最崇拜的一位,后称为“渐师”;然后就是陈随,陈随是画焦墨的,这是明末清初的。然后再到元、明之际的陇千, 再追溯到北宋的范宽。为什么说要追溯到北宋,北宋人多用焦墨,并且焦墨山水、焦墨画又最为古朴,北宋人又多用焦墨。我认为中国画应该以北宋为宗,这也是本身我画焦墨的一个原因。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唐人呢比宋人相对来说要幼稚。宋人的画比较成熟,而且宋人的画多数以大场景、全景式全都是以这个为主,以用笔为主,笔用的是最好。其次呢就是元人,元人用墨用的比较好。好多话山水的都寄情于宋、元,但是主要还是从宋来自于元。以书入画应该是从唐朝开始的,真正达到高峰还是在宋代。宋代以后,包括苏轼,到他们参与到绘画当中以后就极力的推崇要“以书入画”以书法入到绘画当中去。那么一直延续到今天,就这一点“以书入画”在当代的美术界,人人都是承认的,人人也希望能达到的。并且也有很多人,虽然他的画作当中体现不出“以书入画”那种感觉、那种形式 ,但是呢他还是要提。既然是大家都承认,也都喜欢,都想着这么去做 。

半月谈网:

那么什么是“书”呢?

初中海: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书”,首先呢你得会“书”,会“书”那就是书法。书法不单是指写字,书法讲的是写字要有法度。写字可以没有法度,只要认识就行。 讲的书法,那你书的就要得“法”。什么是“法”,古人讲“折叉股”、“无漏痕”、“锥画沙”、“高山坠石”,这是很形象的一种比喻,它讲的是书法的线条,你的线条要达到这个程度。那么黄宾虹先生对古人总结五个字“平、圆、留、重、变”, 这五个字也是对应他的书法的。

半月谈网:

那么“平、圆、留、重、变”究竟怎么讲呢?

初中海:

他讲的“平”,就好像我们刚刚提到的“锥画沙”,就像拿着锥子在沙滩上用锥子划沙一样。书法线条 就要像这种感觉,就是说像这个毛笔在这个宣纸上写过去之后留下一条横沟。讲到这个“圆”,就讲的要圆润。过去古人头上戴的那个簪子 ,那个釵,它是有圆度、弧度的,它是金属的,就是说你的这个线条要圆润不能有棱角,实际上讲的也是一种力度。讲这个“留”呢,就像是咱们过去古人住的这个茅草房、土坯房,下雨以后,这个一滴水从这个墙上慢慢地流下来的这个痕迹要“留”。所以在宣纸上的表现就是这个墨你要留得住 ,留得住笔要有股力,不要就那么划过去。讲到“重”就像过去古人讲的“高山坠石”,写这个点的时候就要像从高山上扔下一块石头,落到这个地下打出一个坑。这个点要写出这种感觉,还是要讲求一个力度。“变”那就是要讲变化,黄宾虹先生讲的这个“变”那就是线条的变化、点的变化, 所以这一点不是说随便这么一点就出来的,要有很多动作才完成的这个点。“欲上先下,欲左先右”,这样这个点在宣纸上才会有高山坠石的感觉,很重 。讲到这个“变”就是说线条与线条之间的变化、点与点之间的变化、字与字之间的变化、形与形之间的变化还有章法的变化。这五个字就是书法的精髓,这个精髓 作为一个画家、书法家、艺术家完全掌握了以后,就是把这些精髓入到你的创作之中去。

半月谈网:

那么对于您来说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作品?

初中海:

一张画好不好首先还是要看他的用笔然,后看他的墨。用笔就是要看力度,看你驾驭毛笔的能力,还有点与点、线与线之间的这个变化。变化越多说明用笔越自如、丰富,驾驭毛笔的能力就越强。讲到“墨”,一般我们讲的是“墨分五色”,黄宾虹先生讲过“墨分七色”。黄宾虹先生讲的这七色分别是“浓、淡、干、枯、焦、渍、宿”。因为它主要是水墨嘛,最后又加上渍墨和宿墨。宿墨,黄宾虹先生在绘画这方面用的是最好的。过去用这个宿墨用的很少,从黄宾虹先生以后的现在很多人也用,这都是从黄宾虹先生那时候来的。宿墨呢,很多人都说一看到黄宾虹先生的画就觉得特别的臭,宿墨实际上就是那种臭墨。

半月谈网:

“宿墨”是焦的不能再焦的那种墨吗?

初中海:

它不是焦,宿墨是把墨加一点水分,然后不用它,要放上几天以后再用。用宿墨点上一个点以后,会感觉有一些小颗粒似的水呢慢慢往外阴化,这是一种宿墨。现在好多都有卖的,过去都是自己制作。这个墨表现在纸上就是慢慢阴化、慢慢地的把周围融合。我是画焦墨,在我的绘画当中就讲五墨 哪五墨呢就是“浓、焦、干、枯、竭”“浓墨”。在我看来它是一种“湿”,并没有感觉它是一大堆墨团在那个地方,它是很湿润的一种墨,再代表的就是黑。“枯”,出来是涩的 ;“干”出来是青的,发青不是那种干巴巴的; “竭”呢本来应该是润的。我的很多的竭笔作品在毛笔的含墨量上已经基本上没有了,但是这支毛笔你只要驾驭好了之后不要散仍然在写,所以出来的这个墨它是润的而不是燥的。所以通过运用这“浓、焦、干、枯、竭”这五种墨法,我的焦墨绘画当中就产生了浓与淡、虚与实、动与静、就形成了我自己的绘画的风格。

 

合作媒体: 人民网 中国日报网 光明网 中国网 新华网 央视网 参考消息网 凤凰网 中国艺术报 中国书画网 光明网 CRI国际在线 南方周末 中国新闻网 北京青年报 中国美术传媒网 艺术中国 羲之书画报

Copyright © www.banyuet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半月谈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