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崇德尚艺,抒怀为民 >> 艺术视界 >> 正文区

墨道山水 在艺术中循“道”——姬子

时间2015-03-23 11:11   作者:芦靖然  来源:  

姬子,号云山姬子,原名王云山,1942年生于河北宜化。姬子专攻中国山水画,作品分为三类:笔墨山水、冰雪山水、墨道山水。早期十年学习古典传统与现代传统;十年探索形成自己风格的笔墨山水;又十年以自己风格的笔墨山水作为进一步再实践的起点,探索出了个人风格的冰雪山水,创造了雪麻皴、雪劈皴、雪蜂窝皴、雪髅皴等技法。姬子的墨道系列作品曾在国内外多次展出,其独特的画风吸引了众多的艺术人士,美国学者大卫·布鲁贝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追随、研究姬子作品内含的深意,历经三年潜心研究画中的奥秘,写出《姬子及其绘画:墨道山水》一书,已经由德国著名的学术出版社斯普林格出版。

姬子自幼喜好绘画,幼年的他在地方文化馆学习素描,从而为他今后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很好的绘画基础。少年时期,姬子出于对国画的热爱,他便开始临摹名家画卷。在那个年代,没有学习国画的学堂,想学习水墨画只能通过临摹书籍出版的古代作品、去故宫绘画馆观摩古代绘画。

中国水墨画有很多专业的技法词汇,拿画山举例,中国传统山水画对画山的技法有普遍的两种:斧劈皴和披麻皴。斧劈皴常用来表现石头山,披麻皴用来表现土山,为表现山景两者也常有结合起来用的时候。姬子说。

从最开始的单纯临摹,渐渐地画画变成了理智思考的过程。从前人的作品下手开始,研究技法、理论、历史背景,最后到研究中国经典哲学,姬子从古代山水画的技法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雪山风景的创作,创造了雪麻皴、雪劈皴、雪蜂窝皴、雪髅皴等绘画手法。姬子认为当代艺术家不能仅仅止步于重复古人的绘画技法,还要跟随时代创造出带有个人鲜明特征的画风,以为后人继续传承。姬子认为无论是中国水墨还是西方绘画,艺术家自身的绘画基础和文学修养是极其重要的,在艺术家早期的书画学习当中打好基础,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应放在首位。通过长期的不断学习,和对艺术理论、地域文化的认识的加深,创新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拿中国画来说,学习古人的绘画技巧,理解他画中深意是后辈艺术家们的必修课,通过学习就会发现,古人将他们那个时代的价值观、社会现实都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所以说艺术家最终的目的是要创作出在绘画风格上、写意上能表现一个时代特色的作品,这便是一个当代艺术家的使命。他的画以水墨为基础,在构图和绘画技巧中融入西画的特点,让观者往往眼前一亮。

著名艺术评论家殷双喜在谈姬子的作品时说:其美学意趣显然不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以人为视觉主体的中观山水或近观山水,而是蕴含了现代人对宇宙认识和反思的宏观山水。进而他的意趣不在山水,而是借山水以澄怀观道,反思宇宙和人类的前世今生。

姬子认为一幅好的作品往往不能只满足观者的视觉欣赏,还要有精神层面的意义,那就是画的精神核心。姬子认为即便是创新的中国山水画还是应该反映中国传统元素,形式上的创新不能把中国文化元素舍弃掉,所以画家在文化修养上的积累是很必要的。在姬子的作品中,总找到一些信仰元素,在他看来,中国文化就是建立在信仰学说基础之上的。例如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 就对中国人影响至深;再到中华民族的包容、大度也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姬子认为自然万物都循道发展,这个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却是宇宙万物的发展都逃脱不开的规律。姬子的系列作品墨道山水——墨道法相——墨道无相是渐次递进、既有区别、又有共同语义境界的形式表现,以大道精神、宇宙意识为统领,以观宇宙之法为化,以天地人化一,道物我通悟的观念修为,来表现宇宙大道精神。墨道无相以艺术的方式来对话人类存在观念的哲学命题,再再升华。

作品欣赏:

 

姬子作品(1)
 
姬子作品(2)

合作媒体: 人民网 中国日报网 光明网 中国网 新华网 央视网 参考消息网 凤凰网 中国艺术报 中国书画网 光明网 CRI国际在线 南方周末 中国新闻网 北京青年报 中国美术传媒网 艺术中国 羲之书画报

Copyright © www.banyuet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半月谈版权所有